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崔前东 费定才)秋末冬初,叶黄果熟,山岭染色。从“仁沐新”高速利店出口,通往利店场镇的路上,公路两旁的楼房立面搭满了外架,工人们正忙着立面改造,绘制墙画,“四寻利店”墙绘醒目地展示出“利店元素”。
作为边河流域的优美乡镇和进出马边的交通要道,利店镇大力实施场镇提档升级和综合整治,堵与疏,改与建,正在发生“美丽蜕变”——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党的政策好,场镇焕新貌,群众喜开颜!”
老街记忆
老农贸市场变身规划110个车位的停车场,移民街等公共区域划定150个停车位,有效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居民群众停车难的困扰。本月下旬,沐川县利店镇场镇街头将彻底换“新颜”,“逢场堵半天”的窘态成为“过去式”。
利店镇场镇所在的利民坝社区有11个组,常住人口1762户8100多人,乡镇建制调整后,全镇有2万多人口。因为多种原因,这里场镇建设一直“变化不大”,国道348线穿过场镇,以街代市、杂乱无序、车辆乱停、摊位乱摆等问题成为困扰利店镇许久的“痛点”,社区居民多有抱怨。
老街记忆
今年,利店镇被纳入沐川县首批4个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试点乡镇之一,按照“路整平、地扫净、服务好、治污染、面貌新”的总体要求,从“路平、沟通、拆棚、增绿、座商归店、游商归市、车辆归位”入手,打一张“边河品牌”、讲一段“茶乡故事”、绘一幅“多彩画卷”,广泛发动干部群众,以党建为引领,为场镇带来实质改变。
从7月启动以来,这里的变化日新月异。整治道路上,围绕“六主六副”街道,对破损的路面进行找平硬化,对500米主要街道按照城市街道标准建设,铺设全新沥青路面,道路两旁增设人行道及排水沟,安装路灯,新增“电子眼”、消防栓。配套补短上,建成启用6000平方米的新农贸市场,包含固定摊位、门市75个,增设临时摊位200个,规划260个车位,有力解决摊位乱摆、车辆乱停等问题。环境整治上,更换自来水管、燃气管,铺设污水管、雨水管网,捆扎通信网、电线等合计2000多米,确保50%的弱线管网入地,有效改善私拉乱接和蜘蛛网现象,实现雨污分流;拆除沿街商铺雨棚、统一店招,栽种桂花树68棵,安装太阳能路灯85盏,实现灯亮街美。风貌改造上,绿色茶叶、白色珙桐、红色文化、黑色大鲵、码头文化等利店特色场景融入场镇街头巷尾,完成立面改造2000平方米、墙绘800平方米,“老街记忆”墙绘6处。此外,“三分建,七分管”,利店在场镇管理上采取11名科级领导划片包干街长负责制,组建场镇管理服务提升行动督查组,实行“日巡查、周通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道路整治
“群众有期盼、发展有需求、我们有行动,通过场镇改造提升,补齐短板,做优服务,提升场镇品质。”利店镇党委书记张强表示,对场镇建设做到高标准治理、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顺排工序,加快项目建设,确保点上有改变、面上有提升、质上有突破,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