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梁龙海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又要起来去院坝里呼吸空气了呀,这天气冷了,我先给你再找件衣服穿上。”10月24日,当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六组50岁妇女杜如品的家时,她正扶着51岁的丈夫费国全下床坐轮椅。令人倍感唏嘘的是,杜如品每天除了料理家务和忙农活,就是周而复始给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端饭、递水、帮助大小便……转眼已过了12个年头。12年来,杜如品用瘦弱的双肩,硬是撑起了这个不幸的家。
杜如品推着丈夫在室外散心。
12年相守
用柔弱双肩撑起一个家
2009年5月2日上午,乐于助人的费国全帮村里一村民抬树木,行走在一个下坡坎时,由于在后面抬的另一人不慎一个趔趄让肩上的树木滑落,300多斤重的树木倒向了费国全,并重重地坠压在他的腰部。紧急送医后,费国全被诊断为脊椎断裂,胸部以下部位全部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
“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倒下后我感觉一片空白。”杜如品告诉笔者,经过近一年的住院治疗,费国全的病情虽然已经稳定下来,但却只能在病床上度过余生。
“住院和出院的时候,每次下楼都是妻子背我。趴在她背上的时候,我时常感动得悄悄流泪。”费德全说,遭受了突如其来的打击,是妻子一直给他鼓气,他才坚强地面对并接受现实。12年相守,杜如品每天帮丈夫洗漱、排便,还要做饭、喂猪、耕地,忙了家里忙地头。
“我们有一个儿子,家里发生变故后,他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因无一技之长,至今都在外面四处打零工,家里的农活只能由我承担。”杜如品说,为了不让田地荒芜,在农忙季节,都是和亲戚、邻里换工。特别是栽秧、打谷季节,为了不耽搁换工,她每天早上 3 点钟就要起来煮猪草、煮饭,照料完费国全后就匆忙赶往邻居家帮忙。“好在邻居们都很同情我,在换工上没计较。”杜如品说,正是因为有了亲戚邻居的帮助,她才走到了今天。
政府扶助
痴心妻子要陪丈夫到老
为补贴家用,杜如品喂鸡、喂母猪、种菜卖,收入加起来,一年还是有几千元,基本能支撑家里的日常开支。“但去年母猪和肥猪死后,今年不敢喂了,只能喂点鸡鸭。”杜如品说。
“一个人在家时,我丈夫就看电视。一天他看了一个妻子带着丈夫出嫁的节目后对我说:哪天你会不会也一样呢?”杜如品说,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丈夫:“你放心,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实际上,亲朋好友也曾劝我改嫁,但我始终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定。如今12年过去了,更不可能改嫁了。”杜如品告诉笔者,除了他们夫妻感情深厚,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有政府扶贫政策,她家被评为精准扶贫户获得帮助。
2019年,新乐镇政府给杜如品安排了乡村公路保洁员公益岗位,到现在每个月都有900元工资收入,而丈夫费国全每月也有100元低保金、100元困难补助金、80元护理费,加起来280元也基本够每个月吃药、买导尿管的费用。“我们省一点,还是能过得去。”杜如品谈及未来告诉笔者说,“我要用后半生的努力,让丈夫的生命也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