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幸福美丽新村 装点蜀乡新貌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2-27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刘佳 文/图
   201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继续把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作为乡村建设的强力引擎,坚持“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理念,以及让广大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标准。
   全省各地突出“四好村”创建、新村扶贫和示范县建设三大任务,纵深推进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鏖战深度贫困 新村扶贫卓有成效
   2017年,对于58岁的凉山州普格县特补乡特补乃乌村贫困户阿品日夫而言,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他们一家6口离开居住了近半世纪的土坯老屋,搬进了宽敞亮堂的新家。曾经他们一家人和饲养的牲口蜗居一室,而今的新家有客厅、卧室、厨房、厕所,还专设了牲口圈舍。
   特补乃乌村平均海拔2200米,2014年全村家庭年均收入不足5000元。2016年2月,该村正式启动实施“迁移扶贫、集中安置”住房建设项目,54户建卡贫困户每户获得补助5万元,132户非建卡户获得补助3.5万元。另外,通过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折算收入,协调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村里的186户村民全部于2017年迁入新居。
   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也在该村精妙布局,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烟叶在2017年发展到了700多亩,预计可实现总收入超200万元。通过活用产业配套资金,特补乃乌村还发展核桃种植3600亩,并试点种植食用菌、李子、樱桃等经济作物,探索构建由种到销的“一条龙”产业链,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住进了新房,有了产业依靠,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2017年该村实现整体摘帽,建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特补乃乌村的蝶变,折射出我省在2017年新村扶贫上的骄人成绩,去年我省全面在3700个贫困村实施新村扶贫,落实专项资金19.6亿元。各地整合幸福美丽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用于计划退出贫困村的民居、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 “建、改、保”相结合,全省示范县新建聚居点855个,改造1325个旧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民居7028户。在产村相融方面,全省示范县连片发展种植业195万亩,规模养殖1.4万户,发展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0个,注册家庭农场2495个。另外,为了弥补发展短板,我省以路水电网为重点,加快村域基础设施实现 “四通”,硬化道路8047公里;新建1257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

1.jpg

资料图片

   争创“四个好”激活乡村生态文态业态
   周末,从成都市区出发车行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都江堰柳街镇水月社区。对于当地村民靳素君而言,如今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事儿要干,就是打扫自己和相邻亲戚家的房前屋后。
   而今的水月社区林盘青翠、碧波粼粼,民居错落有致,村道整洁干净。不少市民都将这里选择为周末近郊游的一个好去处。在省委农工委日前公示的2017省级 “四好村”中,水月社区赫然在列。2013年,从院落环境整治开始,水月社区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村民户户扫地,不仅扫出了良好村容村貌,还扫出了全村创先争优和谐共进的好风气。
   良好的环境也让村里的乡村旅游有了眉目。目前,水月社区已有18户村民搞民宿,经营了28个房间和3个树屋。水月社区旅游协会会长周仕强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2017年国庆中秋大假单单他家就日均接待游客近20人,8天共实现毛收入近5万元。在创建“四个好”同时,村里的生态、文态、业态交相激活。
   我省的“四好村”创建活动始于2016年。正如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所言,全省上下共创“四个好”,标志着极具四川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仅美一方土地,富一方农民,更是对一个地方精气神的重铸。“四好村”与幸福美丽新村有着相同的内涵,我省的“幸福美丽新村”的“五大行动”、建设目标和总体要求最终都要落脚到“四好村”的创建上。
   2017年,我省“四好村”再上台阶,完成了首批省级“四好村”评定、奖补、授牌;修改完善了省级“四好村”创建考评办法,共创建省级“四好村”2000个。各地在创建实践中,总结典型经验。无论是成都的“小组微生”建设模式,还是眉山的“丹棱模式”,或者内江的“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都让我省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既有 “颜值”,又具 “内涵”,成为可复制推广全国的宝贵经验。
   数据盘点
   2017年全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975个,累计达到23257个。其中新建农房15.7万户,改造农房23.1万户,保护传统民居2.5万户,新建“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8834个,各类资金投入共计570亿元。
   全面实施3700个贫困村的新村扶贫,落实专项资金19.6亿元,优先在贫困村实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项目,落实专项资金5.8亿元。
   全年创建省级 “四好村”2000个,市级“四好村”7734个,县级 “四好村”11372个;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3481个。
   建、改、保相结合,重点推进农房建设,全省示范县新建聚居点855个,改造1325个旧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民居7028户。
   精彩观点
   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2017年,我们既描绘宏观蓝图,也注重分类指导。出台了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 村 建 设 总 体 规 划(2017—2020)》,为我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供综合性、纲领性文件;同时编制完成了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规划,以便专项指导。
   全省上下坚持“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理念,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突出“四好村”创建、新村扶贫、示范县建设三大任务,深入推进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水平。
   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要求,把“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好 “五大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为突破口,抓好农村环境 “三大革命”,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聚焦深度贫困县脱贫,全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00个,创建省级“四好村”2000个。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