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果农不再靠天吃饭 汶川推广李子避雨棚技术成效显著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1-10-09

 国庆期间,灞州镇克枯村大寺组水果种植基地,一排排的避雨棚里,一串串脆李子挂满了枝头,果农王加龙正在与亲朋好友采摘红脆李。虽然天上下着雨,但大家“躲”在避雨棚下,高高兴兴地采摘果子。

据了解,避雨棚的作用主要是避免李子淋雨产生“裂果”、“软果”,“往年,受雨水影响,往往要丢掉三分之二的坏果,今年用上了避雨棚,果子没有一个裂果。”王加龙高兴地说道。

image.png

克枯村海拔2300余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合李子树生长。海拔高也导致脆李子的上市时间比其他地方都要晚一些,这样就错过了李子上市的高峰期,价格也就相对提高。“今天我们的李子卖的是4.5元1斤,这还是前几天就订好的价钱。如果按照这几天的价格,应该是在5.5元至6元之间。”王加龙说。依托价格优势,村民们种植热情很高,现在大寺组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李子树。但一到李子成熟期,当地降雨增加,果子出现严重的“裂果”、“软果”现象一度达到了50%以上,在海拔较高的区域还会出现果子绝收的情况。为有效应对气候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开展研讨工作,于2020年11月中旬制定了《汶川县2020年特色水果避雨栽培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于今年3月开始实施克布环线特色水果避雨栽培设施安装工作。 

王加农在李子避雨棚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搭起了标准化的避雨棚。“我们高半山要发展好李子,就必须搞避雨棚技术,这样我们就不用再靠天吃饭。”王加龙说。李子避雨棚技术在王加龙家成功推广,在村里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村民纷纷表示明年将积极申请实施避雨棚技术。

image.png

据了解,汶川县特色水果避雨栽培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县科农局提供修建避雨棚设施的材料,果农负责转运费和投工投劳,设施面积约200亩。

目前,汶川县青脆李、红脆李目前种植面积达3万亩,今年年产量预计5.3万吨,产值约达3.2亿元,青脆李、红脆李已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汶川县融媒体中心 邵理燕 供稿)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