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红))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商会会长王开进最近格外忙碌。除了决策公司的重大事务,还广泛走访成都及周边的部分乡镇,拜访“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联络商会成员,研究商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切入口。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成都深入推进,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像王开进一样的本土民营企业家探索高效参与乡村建设,助力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
9月24日,在成都市工商联十二届七次常委会上,市工商联就全市工商联系统“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全面动员部署。会议激励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主动担当大义,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以更大决心、更强信心、更大作为积极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潮中,走出一条民营企业家带动企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创新之路。
会议现场
汇聚力量 突出重点
“万企兴万村”行动全面推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全国工商联着眼民营企业优势作出的决策部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量,是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抓手。
“我们将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成都特色发展之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抓好‘万企兴万村’任务落地落实”。在动员部署会上,市工商联鼓励、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汇聚推动成都乡村振兴的强大活力。一是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增强乡村造血功能。聚焦巩固拓展抓产业深化;聚焦优势资源抓产业特色;聚焦配套服务抓产业落地。二是坚持以新型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找准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比较优势,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企双方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三是坚持以区域规划为导向,推动村企共建共振共享。按照市场原则,把民营企业的优势和发展需求与乡村当地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有效衔接起来。
按照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规划的主要任务,将重点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全市17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100个市级乡村振兴提升村及55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涉及乡村基础建设、产业振兴发展、园区投资运营等,实现促进多方共赢格局,为全市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为确保“万企兴万村”行动高质量推进,全市工商联组织成立“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强化政策和制度保障。探索建立“万企兴万村”信息发布、供需对接、资源交易、服务保障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基地农户等主体实现精准对接。
会议现场
发挥优势 注重实效
成都民企加强谋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明月村、竹艺村、天府沸腾小镇、稻香渔歌、东林艺术村……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商文旅项目,呈现了一系列美丽乡村消费新场景。这些项目的成长,与民营企业的参与、推动密不可分。不少本土民企早已主动投身乡村建设,在促进农村产业打造、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随着“万企兴万村”行动号角声响,站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考场,民营企业将以怎样的面貌应答?对此,不少本土民营企业家表示,将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与使命,发挥优势特长,以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做出示范,切实助力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帮助乡村实现产业振兴”。成都乡村旅游产业商会会长刘建国介绍,早年自己长期参与四川省对口帮扶工程,有力助推对口帮扶的炉霍县贫困村群众实现脱贫。“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是质的转变,在助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更需要深入思考,结合目标乡村的情况,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和实施路径,促进帮扶村全面振兴”,刘建国表示。
金融资本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也在不断拓宽。作为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会长单位,成都川商投朋锦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管理着成都首支百亿级规模乡村振兴基金。据公司负责人石建昌介绍,成都乡村振兴基金今年已完成了对金堂通用机场项目、青白江铁路枢纽粮食物流园等项目投放,后续将重点聚焦全市现代化农业功能区建设发展、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等乡村振兴领域产业,现已在上述领域储备了30多个拟投项目,未来2-3年,预计投资额达25亿元。“此系列投资完成预计将撬动约200亿社会资本进入全市乡村振兴领域”,对“万企兴万村”行动,石建昌信心满满。
经过前期的调研、论证,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商会会长王开进也有了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计划依托商会众多行业专家、企业家及高校院所资源,建立一个专注于“三农”工作智库服务的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院将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同时为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技术及商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