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涛 刘安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蜿蜒的宋江从苍溪县桥溪乡穿境而过,亚热带湿润季风吹熟了桥溪闻名遐迩的红心猕猴桃,吹黄了高山生态水稻,吹美了幽香四溢的优质兰花,老百姓的脸上,尽展丰收的喜悦……
位于苍溪县东北部的桥溪乡,因桥溪渡而得名,面积63.3平方公里,辖8村(社区),人口1.04万人。近五年来,桥溪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九项工作大比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鸟瞰桥溪乡。
产业发展一颗“红心果”带动全乡富
2020年,在桥溪乡承办的苍溪县“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拍卖现场,16个桥溪产高品质红心猕猴桃拍出了4.9万元的价格。一颗有机猕猴桃,单价竟高达3000元!活动当天,桥溪乡累计签订销售红心猕猴桃订单460余吨。
五年来,桥溪乡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积极培育小微企业16家、专合社11家、家庭农场38家,已注册桥溪红、猕中恋、岐山果等商标。在魅力城市展示、西博会、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全省优质猕猴桃品鉴会等节会活动推介中,桥溪红心猕猴桃获得全国外观类第一名金奖和全省综合类第一名金奖、外观类第二名金奖,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桥溪乡种植猕猴桃面积10125亩,实现年产量1500余吨,其中生态(有机)产量500余吨,产值4500余万元。
采收猕猴桃
项目投资一条“新思路”促动大改变
针 对 地 处 偏 远 的 劣势,桥溪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勇于面对,迎难而上,确立了“突出项目引领,带动乡村发展”的思路,并一以贯之。
五年来,桥溪乡坚持“把开放的大门敞得更开”的理念,认真谋划实施招商引资工作,推行“一站式”服务,先后招引黄正德等成功人士,建成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项目5个,桥溪优质生态稻米加工厂、环保涂料加工厂等完成建设并运转良好,宜家舒康种养循环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桥溪乡全面完成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脱贫攻坚、桥溪河堤等共计 2 亿元的财政投资项目。
桥溪乡交出的项目投资“答卷”可圈可点,为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桥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光中表示:“桥溪乡基础条件大为改善,这是乡党委、政府一直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的结果,也是全乡人民和来桥溪投资发展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基础改善一个“新目标”驱动再发展
瞄准群众所需,坚定不移抓发展。桥溪乡以登高望远的姿态,铆定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狠抓以水为重点、路为核心、房屋建设为关键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赶速度,也追质量。
五年来,全乡完成硬化村组道路126.3公里,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5个,标改塘堰 11 口,新建微水池 132口。新修公服中心6个,维修7个,建成喻家嘴文化广场。实施云峰、长河等5个村的新村建设,新建住房882套,建成18个聚居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新村改善了,场镇建设也不能落后。五年来,桥溪乡铺设民用天然气管道3公里,完成场镇燃气全覆盖。三溪社区、喻家嘴安装路灯30盏,实现场镇街道的照明和亮化。通过场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逐步提升场镇形象,缩小城乡差距,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队伍建设一支“强队伍”推动走前列
办好群众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桥溪乡党委连续四年获得县委“四好班子”称号,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等各类表彰奖牌挂满了桥溪的荣誉墙。这既是桥溪乡坚持“小乡也能办大事、小乡也敢争一流”理念的印证,也是多年来桥溪乡对干部“主业精通、一专多能、人人懂政策、人人能办事”基本要求的现实体现。
在今年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调整配备中,一批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口碑好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今年8月31日,桥溪乡第十九次人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府班子,全乡10名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6.3岁,均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桥溪乡坚持把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在去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新任支部书记2名、副书记6名,从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返乡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中培育村(社区)干部25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8人、35岁以下年轻干部9人。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满意,组织放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桥溪乡党委、政府将坚定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1万多桥溪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把桥溪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全省农特产业基地乡、全省环境优美示范乡,全省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先进乡,奋力谱写“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桥溪新篇章!(图片由桥溪乡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