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福升 康勇
“老吴,明天早上到乡卫生院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哈,今晚上不要喝酒,带上身份证哦。”8月20日,在旺苍县檬子乡柏杨村伍家河坝安置点,“点长”何诗明正在逐户通知应接种人群接种新冠疫苗。今年以来,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该县积极探索,在全县人数较少的 6 个安置点配备了“点长”,负责安置点群众的日常管理服务。
“点长”已成为旺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安置点群众的日常服务、就业监测、环境治理、邻里调解等多重职能,在服务群众、融洽邻里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常事务“服务员”
尖山村安置点位于旺苍县东部的普济镇,部分搬迁群众长期居住于深山,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之文化素质等因素,部分群众搬迁后存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困难,“点长”制成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重要途径。
杨华是尖山村安置点的一名搬迁群众,今年 6 月,她被推举为该安置点“点长”。作为“点长”,安置点群众日常生活难题是她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安置点远离耕作多年的土地,日常小菜全靠买成为习惯了自给自足的搬迁群众面临的新难题。得知情况后,杨华多方奔走,在安置点周边为有需求的群众协调了土地,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电视机切换频道、疏通堵塞的水管、手机自助缴费……这些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儿”,都成为了她工作的一部分。大伙纷纷感叹道:“有杨‘点长’在,我们省了不少心。”
目前,该县已通过“点长”搭建起搬迁群众诉求“点对点反馈”机制,群众生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向“点长”反映,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群众需求“代办员”
“我老了,儿女也不在身边,平时啥子事就靠老何帮我办哦。”提起便民代办服务,檬子乡柏杨村伍家河坝安置点的吴春才老人满是感慨。
代办的是小事情,温暖的是搬迁群众的心。吴春才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他与妻子留守在家,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点长”何诗明就成了老两口的“代办员”。今年 4 月,吴春才妻子在自家院子里 摔 倒 ,情 形 十 分 危急。接到老人电话求助后,何诗明放下手中的活,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并联系村干部一同将其紧急送医,到医院后,又忙前忙后为老人办理住院手续。将老人安顿好后,他才松了一口气。“现在,党的政策好,干部也好啊!”老人这样感叹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将安置点“点长”纳入全县“三级网格长”的建设范畴,全县6800余名“点长”活跃在为民代办的一线,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3万余件,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就业质量“监测员”
“现在我们安置点群众的就业状况全部实现了动态监测,每家人有多少劳动力,多少人在外面打工,我这儿都有一笔账,随时关注到的,一旦有家庭发生啥子变故,我就会立马把情况往上面报告。”白水镇龙珠村安置点“点长”高弟金介绍。为落实好搬迁群众后续就业扶持工作,定期跟踪监测搬迁群众就业质量和就业需求,该县通过“点长”建立起了影响就业质量问题快速发现和就业援助机制,形成了“县级就业服务部门+乡镇人社所+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长”的四级联动体系,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各项工作,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旺苍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