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大邑:“没有它,我的葡萄卖不到东南亚!”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08-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文/图
  8月15日,大邑新场镇沐果家庭农场,20多个工人完成着一场接力:采摘工躬身阳光玫瑰葡萄架下,将串串葡萄剪下装筐,运输工驾驶摩托三轮车往来大棚与包装车间,包装工人称重、套袋、装箱流水线作业一气呵成。“接力赛场”果香醉人。
  农场负责人肖义福喜望丰收,心里倍儿甜。上海米荣果业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朱传胜到园区考察一次就看上了肖总的果,计划全园采收,但因为还有其他果商也强烈要求采果,肖总只同意出售园区一半约15万斤的葡萄给米荣果业,收购价定在13元每斤,比其他果园高出2元左右。
  朱传胜透露,该公司仅挑选川滇等地精品化生产基地作为供应商。这批果子将进入北、上、广、深高端超市,还将出口至东南亚地区。
  究竟是什么技术,能把西南腹地的农产品,送到千里外的东南亚市场呢?当天,记者采访了向沐果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支持的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夏中梅副研究员及团队。

image.png

沐果家庭农场里,工人在包装阳光玫瑰。

化控措施+栽培技术
  早在2015年,肖义福就开始在西岭雪山附近的生产基地种植阳光玫瑰这种网红“贵族”水果。那时阳光玫瑰少有人种,即使果子从串型、大小、甜度、硬度、脆度、香味等方面不达最佳品质,也能因“物以稀为贵”卖出几十乃至百元每斤的销售价。
  随着越来越多“对手”加入竞争,我省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在短短几年间扩大至原来10倍以上。走进市场,质量参差不齐的阳光玫瑰,商品价从3元到60元每斤不等。“原来的果品放在现在卖,只能卖6元一斤。”肖义福坦言,要“杀出重围”、卖出好价,只能在品质上下功夫。
  2019年,肖义福在夏中梅副研究员及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在新场镇龙桥社区建起了沐果家庭农场这一阳光玫瑰化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示范点,深耕植物生理活性新物质、新剂型、新产品、新用途和关键工艺研究开发领域的团队专家给他“支招”:打化控措施与栽培技术“组合拳”。
  “针对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特性,我们将土壤微生态改良、肥水管理、修剪等栽培手段与化控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化控措施与栽培措施相结合的化学调控技术规程。”夏中梅解释道。
  栽培手段大家都能理解,而化控技术简单来说指的是合理利用外源植物生理活性物质,按需调节控制作物生育阶段和生育状况,以达到高效丰产目的的先进技术。化控栽培,能对作物生长发育进行外部条件加内部激素水平的双重调控。
  肖义福在生产管理中也特别强调不追求高产量、不做特大果、特大串,一定要生产品质好、消费者吃了还想吃的阳光玫瑰。今年是严格执行化控措施与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沐果家庭农场阳光玫瑰葡萄投产的第一年,从花期开始就严格疏花,花后精准疏果,将亩产控制在3500斤左右,单串重量750-800克,平均单颗果重15克左右。果子从串型、大小、甜度、硬度、脆度、香味等多个方面,都达到收购商标准。

image.png

品质不同的两串葡萄,右边一串的价格可能是左边一串的两倍。

精品化管理 打下基调
  阳光玫瑰葡萄的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外观的美丽程度,串型不好看、色泽不亮丽、颗粒不均匀饱满,都会让价格大打折扣。为了让葡萄的颜值“赢在起跑线”,在疏花阶段,沐果家庭农场从规模化种植阳光玫瑰的云南特聘专业疏花疏果工。葡萄初花期和幼果期,工人们起早贪黑,夜里加班打着头灯进行疏花疏果作业,让葡萄串型定下“美人胚子”基调。
  阳光玫瑰葡萄自然坐果率低,很“娇气”,如不人为干预,葡萄长成“稀拉串”照样没人要。这时候,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派上用场了。
  花前通过栽培管理和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将花序生长进程控制在同步的节奏,避免后续分批次管理、采摘等工作,省力省工。花后分别在葡萄果子长成绿豆大小(谢花后48小时内)和花生大小(约两周后)的时候,将整串葡萄幼穗在装有2-3ppm氯吡脲和10-15ppm赤霉酸的杯中轻轻浸蘸,就能起到有效保果、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商品性的作用。
  夏中梅随手抬起一串葡萄指出,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能代替肥水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如果肥水供应不足,果实依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葡萄全程管理中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土壤的改良、根系的养护,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矿物源腐植酸以保证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微生态,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同时加强中微量元素营养尤其是钙、镁、硼、硫的补充。在后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霉斑病、炭疽病的生物防治,保证果品的安全。
  肖义福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采用化控技术与栽培措施相结合的模式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一定无法实现种植基地投产首年就达到3500斤优质果的成绩,也种不出让收购商“一见钟情”的果子品质,更谈不上出口东南亚了。肖义福真诚地说:“希望更多种植户能够体会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