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通江县:“现场验靶”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时间:2021-08-17

杜文龙  李燕林 记者  何菊)“陈家坝村聚居点‘三代办’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红岩村的产治融合很有特色。”近日,通江县召开全县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片区流动现场会,陈河镇、青峪镇、新场镇、涪阳镇亮出“成绩单”,与会人员一边观摩一边讨论。

今年以来,通江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两项改革”为牵引,以关键领域为突破,不断壮大基层组织新队伍,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着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为实现城乡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打下了坚实基础。

抓什么——

从“任务清单”到“对标验靶”

“以前这里乱得很,老远就是一股臭味。”走进涪阳镇涪阳坝社区的农贸市场,张大姐正忙着打理摊点上的蔬菜,“现在管理规范,我们的生意好多了。”

涪阳坝社区有常住人口2.8万人,多年来,集镇农贸市场垃圾成堆、臭水污水乱倒、摊位乱摆、车辆乱停的现象常年为老百姓所诟病。有一个像样的农贸市场成为社区居民最大的需求。

民之所盼,“治”之所为。去年底,涪阳镇将集镇农贸市场改造纳入基层治理任务清单,通过企业投资、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其进行拆旧改建。如今,已规范设置固定摊位68个、临时摊点30个,开放门市25个,公共厕所、垃圾清运、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涪阳镇探索“政府监管+企业专管+社区助管”新模式,实现了整个农贸市场环境提质、管理提效、服务提能。

如何让乡村治理不散光、不脱节、有后劲?涪阳镇农贸市场整治成为全县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样板,也让各乡镇与会人员领会到了“真经”:一张任务清单抓总,一个专班专人推动,一次对标验靶闯关,可以倒逼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怎么抓——

从“点上出彩”到“面上开花”

陈河镇陈家坝村聚居点是2010年灾后重建安置点,住着来自不同村组的58户196人,但他们大多常年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三留守”人员,村民办事难、融合难、增收难成为该聚居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陈河镇针对问题“靶向施策”,整合天坪岗、陈家坝、老鹰嘴“三村合一”资源,积极发动党员和热心村民,每10户左右落实1名民事代办员、人房代巡员或购销代理员,为老百姓代缴养老、医疗保险、水电气费、看管房屋以及农产品外销、物资代购等,让外出村民能够放心,也让留守人员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除此之外,青峪镇在集镇治理中,坚持支部主导、自管委主管,创新实施线缆进地、车辆进场、摊贩进位、垃圾进箱和违反各项规章、居民公约、正反面典型的“四进三公示”制度,实现了集镇由“乱”到“治”的规范管理。

新场镇红岩村则以产村相融为目标、以创建“田园党建”品牌为抓手,探索“一个基地一个党小组、一项产业一支服务队、一个小组一个先锋岗、一户农民一条就业路”乡村治理模式,实现了组织建在园区、服务落在园区、党员赛在园区和农民富在园区,为乡村振兴探寻了有效路径。

“‘点上出彩’只是路径探索,‘面上开花’才是终极目标。”通江县城乡基层治理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通江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张任务清单”,先后打造“十项微改革”相关示范点位76个,创新设立振兴治理专干364名,组建村(社)公道会、志愿服务队、道德讲堂、家风馆等自治组织400余个,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机制20多项,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0多个,乡村治理得到全面推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