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彬 特约通讯员 田明霞
8月9日,梓潼县金龙镇金龙村村民刘弘家的鱼塘边,绵阳的客户前来采购1000 余斤鲫鱼,邻居纷纷赶来帮刘弘打鱼,有的布网,有的驾船,有的帮忙拉网,大家有说有笑,好像自己的鱼儿丰收了一样欢喜。
随着大伙把围网一圈一圈逐渐拉小,鱼塘里鱼儿激起层层浪花。看到欢腾的鲫鱼跃出水面,刘弘高兴地说:“我去年在鱼塘投放的鲫鱼、鳙鱼、草鱼,到目前已经长大开始售卖了,如今已捕鱼3000斤,卖了接近3万元。”在现场,笔者看到,初秋的梓潼,风和日丽,随处可见农民张网捕鱼的丰收景象。生态鲫鱼、鳙鱼、草鱼、鲤鱼等特色水产迎来了“捕鱼季”,肥美鲜鱼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我村有 270 口塘堰,每个塘堰平均产鱼1000多斤,平均按8块钱一斤计算,我村今年的水产养殖收入有160多万元。”金龙村党总支书记杜强说。
近年来,梓潼县充分运用各地的山坪塘、山湾塘、堰塘等小型水利设施,发展生态水产养殖,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又在养鱼上增加了收入。目前,在梓潼县长卿、石牛等乡镇,养殖户户均渔业纯收入达4万到5万元;金龙镇养鱼3200亩,鱼苗繁育场260亩。水产养殖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