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水稻品种“进退”之间暗藏冷思考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08-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文/图
  7月底,在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区水稻品种集中展示区,来自全省甚至全国的水稻新品种正在进行激烈的“田间比美”。
  能在这个片区集中展示的水稻品种,有的已获得品种审定证书,只需等待种植大户“翻牌”;有的近年来在各地表现良好,期盼着能通过品种审定……放眼未来,这些品种值得期待。
  但与此同时,7月底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通知,全省撤销 83个重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中水稻品种就有30个。这不是第一次,数据统计,200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省已停用215个水稻品种。四川是全国重要的水稻育种大省,水稻是四川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在品种的审定与撤销之间,四川水稻种业发展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image.png

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展示了全省“优中选优”的水稻品种。

率先推行品种退出机制有效解决“只进不退”问题
  随着品种审定时间越来越长,审定的品种越来越多,种子市场中也存在着一批种性退化、丧失使用价值的老旧品种,还有品种有明显缺陷。这些品种已经不适应生产需要,并且还会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推行品种退出机制,成为保证种植业发展生产安全、净化种子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手段。
  从2005年开始,四川启动主要农作物品种退出机制,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地退出一批丰产性等优势丧失、推广面积较小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一则数据统计显示,从 2005 年到 2014 年,全省已连续退出17批共计579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占我省已审定品种的40%,在当时成为全国品种退出次数最多、退出力度最大的省份,有效解决了生产用种“只进不退”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退出的品种中,水稻占据绝大多数。“水稻品种被淘汰有这两种情况:一是品种使用到了一定年限,失去优势;二是在生产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感染稻瘟病。一般来说,多数水稻品种都是因为感病被淘汰。四川也是全国率先实施水稻品种审定稻瘟病一票否决的省份。”7月31日,水稻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黄富介绍说。
  为何每批次淘汰的品种中多数为水稻?“水稻是四川最重要的农作物,因此,每年审定的品种数量多、品种基数大,自然退出的数量就大。”从事多年的水稻品种经营,四川丰大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章存均解释道。

拓宽品种审定渠道最终检验还需靠市场
  尽管品种退出机制推动种业不断发展,但新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仍然是全省水稻育种行业将长期面临的难题。
  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四川审定水稻品种达485个,其中有效品种 283 个,2019年种植品种201个,占总审定品种的41.44%。这意味着,近一半的水稻品种只停留在审定阶段。
  与此同时,水稻品种的审定渠道也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2016年新种子法实施后,国家拓宽了品种审定试验渠道,开辟了绿色通道试验、联合体试验、特殊用途品种自主试验等试验渠道。而此前,只有行政部门组织的品种审定公益试验。“随着审定渠道多样化,最近几年全省审定的品种越来越多,但突破性的品种极少。很多品种审定后就‘见光死’,根本没有推广。”黄富说。
  多位育种专家也表示,新品种推广难,与品种同质化问题严重、突破性品种极少相关。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李旭毅博士,负责邛崃天府种业园区270多个水稻品种的栽培技术服务,他表示:“每年都怀抱希望,但每年都不尽如人意,每年都有很多新品种,但突破性品种太少了。”
  黄富认为,尽管审定门槛放宽,但市场才是最终的检验关,“通过审定,品种达到了基本的要求,但审定后,能不能在生产上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靠市场介入。”
  而在种植户群体中,要完全大面积使用一个新品种,往往也需要数年时间的试验。“新品种品质更好,我是愿意尝试的。但在大面积使用前,要经过我自己几年的田间试验种植,再观察市场接受情况,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才会大面积种植。”四川水稻种植大户周家林告诉记者,他种植的上千亩水稻,今年共用了8个品种,全部都是经过前期的大量试验表现不错的品种。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