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实习生 刘嘉丽
“朝天核桃滚全球”,走进广元市朝天核桃博物馆,一则响亮的口号赫然入目;而在另一边的朝天区沙河镇罗圈岩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硕果累累,即将迎来又一年的丰收。
7月27日,全省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朝天区召开。会前,参会人员深入“中国核桃之乡”,实地探访该地林业园区建设情况,探寻朝天核桃产业发展之路。
核桃基地内的山地单轨运输车 杜铠兵 摄
用上“核科技”
全区建成核桃基地50万亩
“现在已是‘家家种核桃,无地不核桃’了!”沙河镇党委书记董清梅带领参会人员行走在核桃示范基地内,硕大的果实引得大家纷纷驻足。然而在过去,地处秦巴山区的沙河镇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难以提升。
在核桃示范基地内,记者看到一袋袋农资产品乘上“小高铁”,沿着坡地上安装好的轨道一路前行。飞防无人机、去青皮机、远程监测系统也为核桃的种植生长、加工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这些都是助推核桃产业发展的‘核科技’。”朝天区沙河镇蒲家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明堂告诉记者,通过精准施策、分类管理以及气象监测等技术,当地核桃种植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核桃产量和品质得到保障。据了解,朝天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改善基地基础设施,推进品种改良和丰产管护,使罗圈岩村成为朝天区核桃大树资源最多、栽培管理技术力量最强的核桃专业村,核桃种植面积约5000亩,核桃树10.4万余株。
同时,为了更好实现品种选优,在科技研发方面,在秦巴山区核桃品种繁育中心内设有核桃杂交培育室、品种分析室、组织培养室、品种繁育监控室,从育种到生长过程都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朝天区核桃研究所所长孙亮提到,繁育中心通过引进高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科研,已选育出硕星、夏早、蜀朝2号三个省级审(认)定品种,正在进行杂交选育品种2个,引种扩繁试验推广品种1个。
据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建成核桃基地50万亩,年产量超过5万吨,连续12年位居全省区县首位,核桃综合产值达30亿元。
科研人员正在对核桃开展研究工作 杜铠兵 摄
延长产业链
大数据助力核桃“滚全球”
种植出来的核桃如何体现品牌优势?延长产业链是朝天提高核桃经济附加值、做强核桃品牌的重要方向。越龄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谢富贵介绍道:“我们的核桃口感酥脆、低糖低油。”同时,作为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品“中子脆皮核桃月饼”传承人的他也提到,除了机械化制作外,仍有纯手工的月饼制作工艺,未来还将建设研学基地,传承朝天核桃文化。
走进朝天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便能看到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朝阳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大数据。朝天区商务局负责人说:“数据中心抓取朝天区部分特色产业的大数据,收集整合相关信息,然后以大数据反推销售,促进核桃生产。”
在数据中心另一侧,电视画面显示一名主播正在网络直播平台带货,售卖朝天核桃。据了解,服务中心依托淘宝、拼多多等线上销售渠道,通过产品拍摄、价值挖掘、文化设计、品牌塑造等专业化电商打造,推动产业链的智能化、精准化改造升级,实现产销深度对接,有效推介朝天核桃等优质农特产品,实现“朝天大门朝天开”。
为促进朝天核桃产业进一步发展,朝天区副区长杨金军介绍,计划到2035年,朝天区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核桃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创建为全国一流的核桃产业示范县,产业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真正实现“朝天核桃滚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