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农村党支部 关键在书记——丹棱县顺龙乡柏木村党支部后进变先进侧记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08-01

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昨天,见到丹棱县顺龙乡柏木村党总支书记李玉霞时,她正陪着县上的领导在协调农户因S104线修路,造成村民入户道路修复等问题,忙得不可开交。“不光是白天忙,晚上我们村干部还要轮流值班,必须确保汛期出现险情后,第一时间找得到人,能够做得成事,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玉霞说。

2.JPG

忙碌的女书记李玉霞

李玉霞,女,生于1973年,生肖属牛。2001年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兼妇女主任,2007年5月合村并组后担任村文书,2008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一年后按期转正;2017年2月,换届选举时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2019年11月被上级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5月,村级建制调整成立临时党总支时,柏木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党员71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人,又被党员同志推荐为临时党总支书记;2021年1月,党总支正式成立时,被选举为柏木村党总支书记。

柏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631户,2119人,其中党员72人,设一个党总支,下属三个党支部。全村干部群众,在党总支的带领下,依靠党建引领,走上致富之路。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多元。在一个以农为主的低山深丘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3.JPG

“丹棱脆红李是本村的优势产业”李玉霞说

临危受命,巾帼不让须眉

谈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时,李玉霞说纯属意外。当年,丹(棱)名(山)路扩建,要在原来毛坯路的基础上扩宽到11米,其中经过柏木村境内的总长度就达8千米,牵涉到难度系数最大的工作——征地拆迁。全村要拆迁20余户,征地100余亩,这可不是一般的“工程”。原有的老班子此时正处于软弱痪散状态,工作推进很慢。突然上级党委任命李玉霞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由一名村主任立即转换成“领头羊”。角色变了,肩上的担子一下就变得沉重起来。“听党话,跟党走,服从组织安排。”临危受命的李玉霞说。她成了“领头羊”之后,心想: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保垒,要抓好当前的拆迁工作,必须依靠党组织的力量,依靠集体的力量。于是她立即召开党员大会,积极主动与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交流,集思广益,为村上的工作出点子,想法子。面对征地拆迁的巨大困难,她组织村组干部、老党员深入农户家中,宣传国家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共产党员尤玉祥为首的绝大多数农户很快接受了上级的征地拆迁方案,第一时间把家里的东西腾空,主动配合完成了征地拆迁,确保了施工方按时进场顺利施工。

4.JPG

柏木村党群活动中心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仍有个别农户想不通。“办法总比困难多。”李玉霞坚定地说。在乡政府领导协助下,反反复复一户一户地做拆迁户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讲政策,农民白天做农活,他们就利用晚上入户做工作,经常熬到半夜,直到才所有拆迁户签字、盖手印后才放心。在拆迁房子的过程中,最为恼火的是年近九旬的方仕贤大爷。他也不说不拆,说的是拆了没有地方住,虽然儿子另立门户,也同意他去住,可他就是不去,说的是不习惯。李玉霞组织村组干部多次入户,动员其亲戚上门劝说,要服从国家建设大局,大家都要尽量克服困难,多想办法。方大爷还是强调那一句“拆了我去哪里住嘛?”乡党委书记张延东说“要不搬到村委会去住嘛,你这儿离村委会又近。”“好呀!好呀!”方仕贤听说后,还觉得这是个办法。李玉霞只好与村干部一起商量,最后决定腾出村委会的一间屋子,房间里面准备了床和被子后,将方仕贤接到村委会居住,就连搬家都是村组干部义务帮忙。一住就是半年,等方仕贤的新房修好后,村组干部又全体动员,帮忙把方仕贤的家俱送到了新家。

1.jpg

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征地问题上难度也不小,有些老百姓似土地为生命,说没有了土地拿什么生活,毕竟是第一次涉及倒这么大面积的征地,都没有经验,只有以政策来跟老百姓好好讲,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去跟老百姓磨嘴皮子,说通了就通知乡政府干部入户签字,涉及户数130多户,如柏木4组村民黄大娘在征地的协议上反复看了几次,就当着乡、村、组干部的面,说测量的土地面积不合适,要求带起施工方再次去打红外线(测量面积、带红外线的精准仪器)。李玉霞,只好亲自出面去做黄大娘的工作。好话说尽一萝框,好在黄大娘总算通情达理,最终没有影响征地工作。

如今,一条长达8千米、11米宽的丹(棱)名(山)大道,已经横跨柏木村,初具雏形。“这条路通了以后,我们销售脆红李就方便多了!”村民汪丽艳说。

5.JPG

柏木村养老服务分中心

发展产业 致力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门对门、户对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干部,先行一步” 这是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我家有10亩脆红李,5亩春见,2亩生姜。”李玉霞说。她的老公常年在外打工,两个女儿小的时候,放学回来还可以多多少少帮助家里做点农活,如今远嫁他乡,家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靠李玉霞一个人打拚,脆红李上市时,白天没时间讨就晚上戴起头灯去摘。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只好请人、请亲戚邻朋帮忙集中管理,实行“游击战”与“歼灭战”相结合。“自己家里都整不好,就不好意思做群众工作了。”李玉霞轻言说道。几年前,她带头成立了绿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洁净的土壤、优质的水源,清晰的空气,吸引社员从事绿色、生态蔬菜种植,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她的影响下,柏木村先后又成立了丹棱县良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藤椒专业合作社和以生态水稻为主的康养种植基地。

image.png

柏木村曾经的“水泥路”

目前,全村最大的优势产业仍以高山脆红李为主,全村有6000余亩,常年产量在2000万斤左右,产值在4000万元以上;还有1200亩高山生态茶园,水稻、玉米、中药材,鸡、鹅、鸭、生猪养殖等也适度规模发展,种养结合,走上了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果农罗帮清以半边红为主的脆红李面积达16亩,产量近3万公斤,收入近20万元;罗正方总面积达25亩,挂果树产量4万多公斤,收入也是10多万元。“一年我要到柏木村二十多次。”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水果专家袁兴亮说。他看到当地村民依靠科学种植脆红李走上致富之路时,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7.jpg

即将完工横跨柏木村长8千米、宽11米的新路面

乡风文明 百姓幸福满满

柏木村的老百姓很纯朴。就以丹(棱)名(山)路扩建工程来说,在施工方和村上都认为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施工方进场开始施工,但由于事前没有及时与拆迁户沟通,难免造成一些误会,哪怕就是挖掉了农户的一根葱,也要讨个说法。“你提前一天给我说,如果我不腾地,是我的错。”村民李大爷面对挖掘机果断叫停。经过村干部协调,施工方也承认,该与村民提前打招呼,后来在8千米的施工过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同类问题。

为了打造文明乡风,柏木村充分利用党群活动中心,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各类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艺活动,将学党史、上党课和平时的日常工作与村民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邀请县、乡农技人员,当地“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农技培训,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负责红白喜事不铺张浪费,杜绝奢靡之风。由志愿者组成环保、调解等相应机构,保证“矛盾不上交,纠分不出村”。还建起了道德超市、养老服务分中心……

“有女不嫁柏木桩,十年就有九年荒。”这是几十年前曾经流行的口头婵。可如今,柏木村的人富裕了,再也不愁娶媳妇了。村民杨传刚在柬埔寨送电线路上打工时,还娶回来了一位刚拿到本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漂亮姑娘。如今一家5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他们不仅在乡下有房子,还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可以说是幸福满满;像杨传刚一样的“两栖”农户,柏木村数不胜数。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80%的农户使用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天燃气(余下20%的农户,待丹名路完工之后,即可通气使用),留得青山在,就是不砍柴,守住了青山就守住了金山。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掩映在群山绿荫之中,水泥硬化道路进村到组入户,四通八达,小汽车、摩托车,成了村民的代步工具,村民的生产、生活完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柏木村党总支被中共丹棱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李玉霞说:下一步,柏木村仍然要坚持党建引领,干部示范,多措并举,致力乡村振兴;计划在5年内培养发展新党员15人,目前已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有4人。每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个车头,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治理有效,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