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袁兴泽 谢代平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皮薄、肉细、汁多、味甜、个大——脆口甜心的“翠冠梨”,在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泸南村是“大功臣”。
“这个梨子非常好吃,市场认可,深受消费者欢迎,这段时间每天我都要卖出300多斤。”7月18日下午,来自泸州城区果唯逸水果连锁店的经销商肖凯一边在村民唐学彬的梨园挑选梨子,一边高兴地说。
“今年泸南村的翠冠梨大部分被川南几个城市的果商买走了,梨子一点不愁销路,价格还卖到了5—8元/斤。”泸南村党支部书记牟光彬说。笔者在泸南村的翠冠梨园内看到,人们采摘、运输、装箱、销售,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2015年,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中,泸南村集体资产公司结合在村里实施的扶贫项目,由村民提供土地,村集体资产公司统一引种了1500亩翠冠梨。管护上,针对大多数农户缺技术、缺劳力,对发展产业脱贫增收致富心有余力不足的实际,泸南村党支部采取翠冠梨挂果前三年由村集体资产公司全部出资组织村民进行统一施肥、打药、除草、修枝、拉枝等管理,果树所需的专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全部由村集体公司提供,村民参与管护公司支付80元/天工资,挂果后,公司无偿交给各自农户享受收益。
2019年,在历经三年多的精心管护后,泸南村的1500亩翠冠梨进入了挂果期,村集体公司交由村民管理,让村民有了收获。今年,1500亩翠冠梨进入了丰产期,为了确保翠冠梨的品质和个头大小,每亩产量仅保留2000斤左右。
泸南村9组村民魏光秀家共种植了 5 亩翠冠梨。由于管护到位,加之村集体公司利用互联网宣传,今年5月,她家的上万斤梨子被来自泸州水果批发市场的一个客商以每斤6元的价格全部订购。这段时间,梨子进入成熟季,果商为了保证果子外观,还亲自进园指导采摘。魏光秀靠着万余斤翠冠梨,今年可实现收入6万余元。
今年泸南村的1500亩翠冠梨,亩产平均按2000斤、每斤按6元计,就可实现收入1800万元,人均可实现增收4500元。小小翠冠梨,实实在在“甜”了泸南村的全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