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敏 李颖 记者 刘佳
“玻璃大棚建起来了,咱们搬到这里的移民以后可以种出口感多样的番茄了!”近日,刚从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搬迁至宁南县大同镇花棚子移民安置区的彭兴福望着即将完工的番茄园区兴奋地说。
大同镇优质番茄产业园区。 宁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发挥优势番茄产业园区建起来
在大同镇新建的番茄园区不远处,是已基本完工的花棚子、干海子两个大型移民安置点,安置点内900余户移民安置房错落有致地在规划区排列开来。随着4000余名移民陆续搬迁入住,如何让大家安居乐业,实现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大同镇是出川入滇之地,全年气候温和,移民搬迁入住后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充足。综合这几大优势,大同镇优质番茄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番茄产业园区在建单膜连栋温室约18000平方米,目前培育有凡谷归真番茄品种7种,都是口感极佳的生吃型番茄,一年可以培育春、秋两季,每季生长周期在3至4个月左右,此次培育品种再过90天左右就能成熟。
积极宣传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
说起番茄产业园区的建设,大同镇镇干部李开富回忆,开工以后如何提高移民的积极性,真正认同园区并投身到园区建设中,又成为了新的问题。为此大同镇首先找到11名从华弹镇早市蔬菜种植基地搬迁到安置区的移民当“宣传员”,用他们种植蔬菜的成功经验告诉身边的移民科学种菜的可观前景,并选送了3名移民到山东学习大棚番茄种植技术。同时还让村组干部多和移民群众拉家常,多介绍园区情况,让移民通过图片、朋友圈等渠道更深入地了解和支持园区建设,使更多的移民知晓园区、支持园区。
为了帮助移民群众实现尽快就业,大同镇积极开展各类种植技术培训,让移民青年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目前在园区务工的移民达到40余人,实现人均年收入4.8万元。
科学管理搬迁移民富起来
为有效引导移民群众支持园区建设,大同镇政府为本地移民培训番茄种植技术,开展番茄种植,宁南县乐虎凡谷归真番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再进行回购,每亩产量1万斤左右,每斤暂定收购价格3.5元,预计能为移民创造每亩25500元的经济效益,把优质番茄打造成宁南县大同镇的特产。
作为宁南县第一个规模化、智能化的移民蔬菜种植基地,番茄产业园不仅能打造为大同镇乡村振兴示范点,更能实现移民后续发展增收,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让花棚子、干海子移民在新家边圆了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