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试翼 记者 周金泉
水稻是我省传统的粮食作物,大力发展水稻产业可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可是,要论效益却不如经济作物。怎么解决粮食安全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呢?
近年来,营山县大做田坎文章,鼓励农户在田坎四周种植油葵。油葵丰富了稻田四周的生物多样性,一方面保障了水稻稳产稳收,另一方面为乡村增加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农户亦能收获葵花籽,榨出葵花油也是一项不错的收入。
有了企业订单 种好稻榨好油
7月19日,在营山县消水镇峰台村,一块块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而田坎四周的油葵已是枯枝败叶——花期早已过去,葵花籽也于不久前收获完毕。
“今年是我们在田坎上种植油葵的第四年。”峰台村四组组长王先强一边在院坝晾晒油葵籽一边说,“3月育种,4月10日前后就可移栽到田坎上了,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7月10日左右就收葵花籽了。”
峰台村四组农户蒋书林说:“我7亩稻田种的都是有机稻,田坎上都种有向日葵,每亩可收谷子 700 斤、葵花籽100至200斤。稻种、肥料、农药、技术都是公司提供给我们的,谷子包回收,5元/斤;每株向日葵苗子,公司还要补助0.2元;收获的葵花籽,公司可以出3元/斤回收,但我们都是榨油自己吃。”
油葵又名“油用向日葵”。在营山天胜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4年来,峰台村有300亩水稻的田坎都种上了油葵。该公司负责人郭长权介绍说:“我们从云南引进了‘盈江1号’谷种,这种稻香糯、口感好,通过在峰台村进行有机种植、订单收购,加工的米全部供应酒店的客人。”
在发展之初,郭长权就接受了营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司青明的建议,以补助种苗的方式鼓励订单农户在田坎四周种植油葵。
司青明介绍,田坎种油葵有几大好处:一是花开时节可吸引游人观光、促进乡村游;二是油葵可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为昆虫提供栖憩场所,从而减少害虫对水稻的危害;三是一亩稻田的田坎,按栽800株油葵计算,可收获160斤葵花籽,榨60多斤葵花籽油,若是出售,售价可达15元-20元/斤。
十年坚持不懈 “稻+葵”还将发力
早在10年前,营山县就鼓励农户利用稻田田坎种植向日葵了。最初种的是食葵,但经过实践发现食葵的出油率不高,最终改成了油葵:1斤油葵籽可榨4两多油,无论自用或出售,都挺不错。
在营山县东升镇黄桷社区,记者看到九组农户邓洪国10多天前榨出的葵花籽油清亮清亮的,散发着清香味,他舍不得卖,留来自己吃。
邓洪国说:“我一直种的优质稻,自从农业农村局发种子鼓励我们在田坎种油葵后,我发现田里的稻纵卷叶螟少得多了,谷子的秕壳少了,亩产能稳定在1000斤。而且,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油葵花开时节,好多人都跑来看花,半个多月的花期,小车、摩托车到处都是,社区还要派人疏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