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炉霍县探索“飞地”经济模式 171个村实现900万元集体经济分红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1-07-23

记者 兰珍)7月19日,甘孜州炉霍县斯木镇吉绒村盛煌农业飞地产业园区番茄大棚内,员工其吉全副武装——穿着长袖工作服,戴着帽子和手套。她正忙着给番茄打枝、剔叶,怕被枝叶划伤,“最近温度高、阳光好,番茄藤长得快,去掉多余的叶子免得和果子抢养分。”
  其吉已在园区工作4年了。“以前在家带孩子,兼职村会计,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但随着娃娃长大,收入不够花销。”所以,看到园区招工信息说“一天100元务工费”,她立刻报了名,虽然累一些,但每月一般能拿到3000元。“今年5月调整了绩效计算方式后,一个月就收入四五千元。”其吉干劲儿足得很。
  为改善农牧业“小而杂”“零而散”、群众增收渠道少而窄等问题,炉霍县以推进特色种植业为着力点,打破现有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探索“飞地”经济模式。2015年,成功引进甘孜州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该县“飞地”产业扶贫园区建设全面启动。
  通过整合资金1.69亿元,园区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301个、产品产销棚1个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其中,“飞地”大棚259个,88个贫困村每村2个棚,83个非贫困村1个棚,明确按照每年每个棚3万元向各村合作社保底分红。
  大棚入口处,皆挂着大小统一的棕色木制标识牌,上面清楚地写着大棚编号、所属村、建设资金来源及使用年限。
  “园区大棚一年四季轮番种植小番茄,高原阳光下,番茄味更浓、甜度更高。”该园区经理丁方丽说,2020年园区小番茄产量达350多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特别是栽种的新品种番茄,品质好,产量高,深受市场欢迎。产品不仅卖到成都,还远销上海、广东等地。”
  截至目前,依托飞地园区,炉霍县171个村实现集体经济分红900万元,实现群众就业168人,涉及就业增收700万元。除了务工收入外,园区还流转土地1500亩,按每亩600元的标准,村民们每年可获收益9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区力争发展设施大棚1000个,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并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观光,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丁方丽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