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成功选育2个银耳新菌株 日前正式通过专家组的田间技术鉴定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07-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杰  记者 左杉 文/图
  近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与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申请的两个银耳新菌株,正式通过专家组的田间技术鉴定。
  通江银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估值达40亿元,是当地农民收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优质的银耳品种,对该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image.png

野生4号

  “与现有栽培品种‘川银2号’相比,新品种的干耳产量分别增产11.3%、11.9%。”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强是这次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专家组的成员之一。专家组深入陈河镇裕德源银耳种植基地,通过现场考察、听取课题组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后,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此次选育的两个银耳新菌株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清楚,遗传性状稳定,农艺性状和品质优良,均不同于现有栽培品种的银耳新菌株。
  除了产量提高,优质也是品种选育的另一大特点。“通江银耳之所以被市场认可,是因为富含较高的银耳多糖、黄酮,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毒能力等功效。而这次新品种的多糖含量提高了62.8%,生育期也提前一周,这对提高银耳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都是非常有利的。”通江县银耳所所长赵树海激动地表示。
  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省农科院联合通江银耳科研所开展了银耳新品种选育工作。此次审定的银耳新菌株“20—1”“野生4号”均是从野生采集驯化而来的银耳新菌株,2019—2021年,分别在陈河、诺水河、唱歌、涪阳等乡(镇)12个点梯次试验种植。通过试验对比结果,两个新品种均有出耳整齐、耳片致密、泡发率高、胶质含量重、生育期短等明显特性。新品种的认定,为银耳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良品种,也为农业特色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按程序报批申请认定为新品种。预计今年下半年新的银耳品种将会在通江种植推广。“赵树海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