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老大地位被反超 宁夏枸杞如何破局?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07-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文/图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枸杞一直以来都是宁夏的特色产业,也是其闪亮的“红色名片”。然而,宁夏枸杞产业也面临着优质原料供给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精深加工水平低、企业缺乏共赢协作意识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补齐这些短板,必须进一步强化科技引领,搭建开放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联合高水平创新团队,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逐步壮大品牌优势,支撑引领宁夏枸杞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日前,第四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宁举行,记者随全国百余名记者一起实地采访,从田间到车间,从企业到市场,见证当地发展变化,探寻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image.png

鲜红的枸杞挂在枝头。

宁夏枸杞产业基础成熟
  盛夏时节,走进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一片片枸杞基地里人头攒动,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枸杞,微风吹过,散发出阵阵清香,绿油油的枝条衬得鲜红的果子很是醉人。
  个大、肉厚、无杂质,是枸杞采摘最基本的要求。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龙表示,枸杞作为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一,不仅在种植环节制定实现了智慧系统操控,在采摘环节也制定了严苛的标准,从而保证了宁夏枸杞的品质。
  在中宁县,枸杞的种植历史已有600余年。1961年,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长期以来,枸杞产业都是中宁县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
  近年来,中宁县着眼枸杞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立足优质苗木种质资源,制定中宁枸杞种苗生产、检疫、流通、分级等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参数,建立枸杞良种繁育、推广一体化技术体系。据了解,目前宁夏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枸杞属种质资源库,良种繁育在全国处于核心地位。“宁夏枸杞良种使用率达95%,全国枸杞产区90%以上的枸杞种苗均从宁夏引进,掌握了种质资源就是掌握了枸杞产业的话语权。”宁夏林草局副局长王自新说。
  截至2020年底,宁夏枸杞种植面积为35万亩,鲜果产量26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10亿元,基地标准化率达到70%。2020年,“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互认保护名单,宁夏枸杞已广为国内外消费者所知。

多重问题交织阻碍发展
  长久以来,作为枸杞发源地,宁夏枸杞因品质优异而远近闻名。然而,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瓶颈。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利用辽阔的土地资源等优势,借助宁夏枸杞人才、技术、种苗等资源大力发展枸杞产业,起步虽晚却发展迅猛。近3年全国枸杞子产量统计数据表明,青海已发展成为第一大主产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打破了宁夏枸杞“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的研究中显示,每年市场对枸杞的总需求量稳定在18万-20万吨,但其产量近30万吨,自2015年以来价格持续走低,2019年才有小幅回升;同时,各产区规划种植面积逐年增大,预期产量扩大近一倍,造成了“果贱伤农”的状况。
  此外,宁夏枸杞还面临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目前枸杞仍以干果销售为主,加工转化率仅约20%。在段金廒看来,“已有精深加工产品中以果汁、果糕、果酒等产品为主,用于普通食品开发种类多,具有明确保健、医药功效的高附加值产品缺乏”。
  何种原因造成高附加值产品缺乏?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雍跃文认为,新产品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造成往精深加工发展的转型困难,“许多小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宁夏枸杞协会会长、宁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介绍,大量的企业都同时开展了种植、加工、营销等多方面业务,导致产业链的专业细分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低价恶性竞争成了普遍现象。

科研助力精深加工前景广
  “到2025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加工转化率提升至40%,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这是宁夏枸杞产业在“十四五”的规划。如何实现它?
  “不能只盯着干果,要走深加工的路子,避免同质化竞争。”在第四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现场,不少枸杞加工企业都有着这样的共识。创新产品研发,拓展年轻消费群体是宁夏枸杞发展的必由之路。枸杞糖肽片、枸杞护肤品、枸杞气泡酒……随着枸杞现代产业全产业链体系不断完善,枸杞深加工产品早已告别“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干果单一用途。
  在枸杞产业博览会期间召开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会上,曹有龙介绍,宁夏首次破译了枸杞的全基因组,标志着中国在枸杞基因组、茄科植物进化机理、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与机理解析及枸杞分子育种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占领了枸杞基础研究制高点。
  利用基因组数据,宁夏科研人员挖掘出与抗逆、药用、果实大小、颜色等性状有关的关键调控基因,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定向培育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挖掘出的有效提高功效物质合成的基因簇,也可提高功效物质含量,开发出药用或保健产品,提高枸杞深加工产品附加值。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刘常青介绍,多年来,枸杞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是宁夏科技工作的重点,在枸杞品种选育、优质栽培与病虫害防控、农机农艺配套、功效物质基础、药食功能产品开发、标准体系构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宁夏培育了优新品种(系)59个,构建了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开发了枸杞功效成分提取分离成套工艺,解析了枸杞抗氧化抗衰老、保肝明目等功效物质及作用机理,建成枸杞700种代谢物数据库,研制了 10 大类100余种功能性产品;建设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2个,组建自治区创新团队2个,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61家。
  在枸杞产业博览会新品发布暨采购商大会上,共达成购销合同 74 个,总金额达12.5亿元。一个更加红火的现代枸杞产业发展篇章,正在从业人员的手中奋力书写。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