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土地整理 让荒地变“钱庄”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06-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6月24日一大早,威远县新场镇民胜村就来了群采摘桃子的游客。村民雷仁杰连发感叹:“没想到这些以前杂草丛生的荒地,被张老板一整理,竟然变成了‘钱庄’。”
民胜村如今面貌大变,可以前却是贫困村。村里土地零乱,最小的一块地只能种3窝包谷,渐渐地好多人都不愿再种,大部分成了撂荒地。
2016年7月,该镇丰田村回乡创业青年张胜发现,民胜村虽然山高坡陡,土地零乱瘦薄,可阳光充足,植被厚软,有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他在民胜村4个村民小组流转了300多亩荒地创建了红土地生态园。张胜投资500多万元对这些地进行了整理,修了10多公里公路和便民道,将荒坡荒地全部整理成了水平梯土,种上了樱桃、桃子等水果,在便民道上搭起拱棚作为葡萄架,既方便游客采摘,还可以观光遮阳。半年多时间过去,荒坡荒地变成了一层层平整的土地,各种农作物构成了乡村美景,每天都有游客来游玩、采摘水果等。
2020年,整理后的这300亩荒坡地已是瓜果飘香,花草艳绿,辛勤耕耘有了收获。每亩荒坡地,村民每年有200-600元的土地流转费。同时,村民还可以在生态园务工,每年能有几千到1万多元收入。产业园的蓬勃发展,让村集体收入也从零增加到了几千元。张胜表示:“争取明年能收回土地整理投资。投资土地整理是值得的。”
路通地平,改变了山村面貌,也改变了村民的观念。周边没有流转土地的村民,也学着张胜开始对土地进行整理。3组村民姚志明跟着张胜整理了2亩土地,种起桃子,去年就获得了3000多元收入。随着果树长大丰产,往后收入还会更多,他高兴地说:“以前土地倾斜、瘦薄,不保水不保肥,种啥产量都低得可怜。整理后,土地平了,土壤厚了,种水果长势好,产量也好。看来还是要热爱土地,适当投入,土地才能有丰厚回报。”
村组干部对张胜的举动也非常支持。村副主任王章容说:“要不是张胜对这些土地进行了整理,我们村现在可能还是老样子。以后还得扎实推广他的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