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在农业大县中江县集凤镇,村“两委”换届后,银冯村的凌永木、古店村的吕发金,一肩挑起村支书兼村主任的重担,他们的工作更加忙碌。
5月17日,趁他们到镇上开会之机,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倾听他们对“两委”换届的认识和体会,倾听他们准备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增收的想法和谋划。
资料图片
待遇提高了干部年轻了
“我之前当了4年的村支书,这一次,是我第一次又当村支书、又兼村主任,实现了‘一肩挑’。”银冯村村支书兼村主任凌永木说,“这次换届我感觉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对村支书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外出经商的成功人士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我正好就一直经商,在本县搞建筑。另外就是我们村‘两委’的平均年龄从上届的50多岁,下降到了40多岁。村干部的待遇也比过去提高了1倍以上。”
古店村村支书兼村主任吕发金,也是村里的能人,他一直在洛阳、郑州等地承揽建筑工程,现由儿子管理。吕发金自1993年起先后担任过村主任、村支书。
履新两个多月以来,吕发金深有感触:“我觉得现在安排活路都容易安排得下去了。村班子5个人中,最年轻的只有25岁,是个大学生,还有村妇女主任也才40岁,整材料的事交给她们就省心多了,因为,她们的文化好、电脑也整得好。原来要是在电脑整个材料,村班子成员都是50多岁的,哪整得来嘛,我要么找幺儿、幺儿媳帮着整,要么就在外面请人。”
凌永木坦陈,“一肩挑”更多的是责任,要想方设法为村民谋取更多的福利,带动他们发家致富。“这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更加的自律,要在法律法规范围内依法行政。”
基建要跟上 积极谋产业
新班子,新气象。如何在任期内带领全村的乡村振兴,凌永木、吕发金似乎英雄所见略同,均考虑到首先要从加强基础建设、招商引资、积极发展产业入手,带动本村群众增收致富。
“我记得从我懂事时起,我村的主打产业就是中药材产业。”凌永木说,“通过‘业主+农户’,全村现在70%的耕地都是种的白芍、丹参、桔梗等中药材,因为有订单,中药材供不应求,亩产值可达5000元。”
凌永木表示,银冯村将巩固拓展中药材这一主打产业,要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道要拓宽,有条件的还要尽量黑化;我们还要通过争取财政补助和业主自筹的方式,新建两座大型提灌站和两处石河堰,建设100亩的滴灌系统,降低中药材的用水成本,提高产业收入”。
与银冯村既可发展农业产业又可发展农文旅产业不同,古店村在撤乡并镇之前名叫“正兴村”,地处过去古店乡的场镇,因而,村民们的挣钱门路主要是做生意、打工。
针对此,吕发金表示在产业发展上仍然大有可为,可依托地处村里的石林谷景区发展劳务等产业。
据吕发金介绍,目前石林谷景区正在打造,景区有大量的务工需求并优先用本村的,在景区打工一天可挣120-600元。“我们现在想把基础设施整一下,想通过项目支持和村民投工投劳,把到景区的水泥路拓宽到至少4.5米,缓解周末和节假日堵车的问题,吸引更多的游人将来来景区耍,带动村里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吕发金说,“同时,我在洛阳承包的建筑工程,用工缺口很大,这里的村民只要不想在家务工都可让他们过去打工,一天可挣320元,比这边多一两百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