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5月4日,威远县镇西镇黄石村8组地边,十几名村民正在将自己刚收挖的葱种过秤装车。村民组长钟顺明告诉笔者,最后结算,每户村民进账1万到几万元。
资料图片
价钱高葱农笑
威远县香葱种植已有20多年历程,每年种植面积几千超万亩。进入4月中旬,镇西、严陵、新店等镇到处都是收挖、装运和晾晒葱种的忙碌景象,黄红色的葱头,鼓鼓胖胖。黄石村的李强挖得一窝葱种重达1.7斤,十分喜人。各地的香葱种植老板更是开着车到村里等着买葱种。镇西镇黄石村8组44户村民,户户都种有葱种,每户种植面积在一到十几亩,全组仅一季葱种收入就达100多万元。钟顺明今年种了6亩葱种,平均亩产2500多斤,从地里挖起来就卖,每斤3元,比去年高1.2元到1.5元。
威远县黄红头笔杆香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李华真种了170多亩,平均亩产3500斤,每斤3元到3.5元,比外地同季节的葱种高出1到2元,一亩葱种收入就有1万多元,这一季葱种收入近200万元。
该合作社的理事(社)长李洪介绍,各镇和各种植合作社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县今年种植面积约11000亩,比去年约增加3000亩,按照最低产量每亩2500斤、每斤卖3元计算,全县仅这季葱种就能收入8000多万元。当地农民着实发了笔葱财。
品种好抗风浪
威远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倪银柱总结分析,今年威远的葱种面积增加,价钱增长,主要是品种好。现在威远种的香葱品种叫“黄红头笔杆香葱”,是李洪通过十几年功夫选育出来的。这个品种不仅品质好,比其他香葱更香,而且产量高,风调雨顺年景,加上农民采用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钾肥等科学技术施肥,亩产能达4000到5000斤。
李洪介绍,这个品种适应性也强,在-15℃到45℃的气温都能存活和生长;生长周期短,50到60天就可收葱,比其他(外省)的葱种生长期短50%左右;还特别抗病,用农药极少。去年冬季气温低,今年开春又遇干旱,所以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品种大量减产。特别是一些品种抗病差,导致大量使用农药,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受到市场限制,不仅葱苗不好卖,葱种也一样没了销路。而威远的葱种赢得了市场,从外县卖到了云南、贵州、广西等外省,今年还有甘肃的老板来威远采购葱种。
据了解,没有这个红黄头笔杆香葱的年份,威远的香葱、葱种曾经几角钱一斤都不好卖,现在刚出土的葱种每斤已涨到了3.5元。
李洪很有把握地说,到了下半年播种的时候,葱种价格可能还要涨,因为现在买葱种都是用来种葱苗的,购买者只限于一些大户,不普遍,下半年9、10月既有老板种葱苗,更是葱农大量种植葱种的时节,需量普遍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