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显身手 携手奋进奔小康
(林远忠 黄莉)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四川省广元市人社局按照“就业扶贫斩穷根、社保扶贫兜底线、人才扶贫促振兴、驻村帮扶强基础”思路,创新工作举措,聚力资源整合,打造了人社扶贫“广元样本”。2016年、2017年,省政府首次就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全省就业扶贫示范村暨车间建设工作会先后在我市召开;市人社局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五个一’帮扶先进单位”,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行业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单位;2019年成功创建“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市”。
图为:广元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丶市人社局党组书记丶局长匡顺华到扶贫村调研产业发展情况
深入推进就业扶贫 为困难家庭排忧解困
“我现在月收入3000多元,工作和收入都比较稳定,主要是离家近,可以照顾生病的母亲和上学的弟弟,非常感谢市人社局帮我找到这样一份好工作,我一定好好珍惜。”家住朝天羊木的周林玉,目前在朝天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上班。因为疫情原因,她辞去了浙江台州一家工厂的工作,选择了留在家乡,由于父亲也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更需要她的照顾。这前后2次工作机会,都得益于广元市就业扶贫的深入开展。
据广元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匡顺华介绍,近年来,该市人社系统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靶向“稳定增收”目标,紧扣“机制保障、政策引领、培训提能”三大关键,不断健全工作责任、考核奖惩、动态管理、返贫阻击等机制。此外,创新出台了做好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工作意见,因疫情无法返岗贫困劳动者就业8条措施、差异化培训补贴办法等政策措施印发全省学习借鉴。成功探索“353”培训资源整合路径,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大力开展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培训。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率先在全省建立“一库五名单”动态管理机制,创新就业扶贫基地(车间)联盟建设、返乡创业扶贫示范村创建、“点对点、一站式”专车专列包机直达运输服务等举措,切实拓宽“组织转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公岗兜底就业”三大渠道,为贫困群众铺就一条条增收致富路。
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开展贫困劳动者技能培训9.17万人次,建成就业扶贫车间514个;帮助14.12万名贫困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建成返乡创业扶贫示范村42个,扶持6122名贫困劳动者创业,带动1.83万人在产业链上就业,实现人均增收7600元;累计安置特困劳动力18055人次,18.5万名贫困劳动者全部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图为:举办2018“浙江一四川”就业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广元专场)
全面推进社保扶贫 构筑困难群众养老保障
广元市人社局将社保扶贫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按照“一个不落”标准稳稳兜住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2017年开创全省社保扶贫试点,4年多来累计为46.47万人次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4647余万元,确保43.9万人次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017年,推动在全市开展社保扶贫试点,当年各县区按100元/人•年标准为1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保费1000余万元,走在全省前列。2018年,按社保扶贫政策规定,全面开展“三类贫困人员”保费代缴和到龄人员待遇计发,实现14.49万名贫困人员代缴保费1449万元,9.82万60岁以上贫困人员实现参保全覆盖,各县区按“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当年累计为5.35万名已脱贫人员代缴保费。2019年,为12.01万名贫困人员代缴保费,16.38万60岁以上贫困人员实现参保全覆盖,继续按“脱贫不脱政策”政策要求为10.23万名已脱贫人员代缴保费。
在前期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在册60岁以上三类贫困人员“不足缴费年限不予补缴”政策,为3703名到龄贫困人员计发待遇。截至2020年底,为9.97万名贫困人员代缴保费,17.7万60岁以上贫困人员实现参保全覆盖,为10.89万名已脱贫人员代缴保费。
图为:深入开展社保扶贫丶城乡居民积极参保
积极推进人才扶贫 “筑巢引凤”夯实基础
广元市人社局积极推进人才扶贫,认真落实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等政策措施,成功打造了一批批“能战斗、带不走”的基层人才队伍。广元市作为先进单位在2019年首届四川省专家智力服务基层论坛上交流发言。
一方面,加大空岗补员,下放县区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方案核准权限,放宽县乡镇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学历条件,5年来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44名,占全市公开招聘总量的85.67%。招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695名,有效缓解基层力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合理调整结构,适当提高县乡镇事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对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实行统一设置岗位调控管理,极大拓展了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此外,该市还不断强化智力帮扶,批准实施全省“四大片区”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5期近600余人次,通过扶智方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加快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成功开展四川省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示范活动5期,邀请140名专家开展119个项目的智力服务,实现全市各县区全覆盖。
图为:举办2020年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地区(喜德县)就业培训“扶贫专班”
驻村帮扶见实效 贫困户如期脱贫
“在驻村帮扶的3年多时间里,友爱村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广元市人社局派驻开封镇友爱村任第一书记的蒲凯深有感触地说,“特别是在道路交通、村容村貌、村民思想认识等方面都很大改善。几年下来,我与贫困户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了如指掌,我也从村民口里的‘蒲书记’也变成‘凯娃子’。”
开展四川省专家智力服务基层示范活动5期,邀请四川丶浙江丶重庆等地140名专家开展119个项目的智力服务。
广元市人社局结对帮扶剑阁县3个乡(镇)7个村445户贫困户,协调市上相关部门争取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大力实施道路、村级阵地、山坪塘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种养殖产业,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很幸运有广元人社局的帮扶干部帮助我度过了难关。他们一边帮助我种植蜜柚、葛根、养鸡,一年大约增加了2万块收入,基本能够维持母亲常年生病住院的开销,一边在精神上给我安慰和鼓励,让我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罗跃国是当年友爱村的贫困户,前几年,与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因为母亲身患多种老年疾病,常年需要他照顾,一年要住好几次医院,导致家庭处境非常艰难。帮扶干部雪中送炭,及时帮他想办法、出主意,协助解决了很多具体的生计问题。
图为:专家在苍溪猕猴桃资源圃开展技术指导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回顾脱贫攻坚道路上所走过的足迹,广元市人社局的扶贫干部深感党的扶贫事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匡顺华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接下来,在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在巩固好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完成新的目标任务,脱贫难,稳脱贫、防返贫同样难。当前,已脱贫乡镇的自身持续发展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还不强,已脱贫户的长期收入尚不稳定,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实现落实帮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机结合,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