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巴中市巴州区玉堂街道桥炉村:特色产业发力 描绘乡村美丽画卷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04-19

(王灼华 邓冰秀)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巴州区玉堂街道桥炉村因地制宜,全力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形成了“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加速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image.png

  迎着和煦的春风,走进大地的怀抱,在玉堂街道桥炉村的蔬菜地里,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莴笋长势喜人,菜农岳映清正在对自家的莴笋进行收割。

  “今年土地种植面积4亩,主要种有莴笋,同时套作种包菜、葱等,年收入可达到七、八万元钱。”岳映清笑着说到。

  以小农户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只是该村蔬菜产业发展的一部分。近些年,该村还通过积极鼓励村民创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综合菜苗育种、栽种、管理、用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按照统一种苗、技术指导、生产标准、市场销售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单一分散种养植模式,报团取暖,提升了菜蔬质量和种植技术,降低了菜农发展产业的风险与成本,提高了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力推动了当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让村户在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还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image.png

  “我们老年人既解决了外出务工有把家也照顾了,同时也能够发家致富,我觉得很好。”桥炉村村民周文统告诉记者,在农场里面不仅能挣钱还可以学习管理、种植技术。

  据了解,昊霖家庭农场作为该村最大蔬菜农场,创办已有六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了“种植基地+农户”的蔬菜发展模式,现种植莴笋、四季豆、黄瓜、豇豆,西红柿等蔬菜十余种,每年依靠蔬菜产业能实现纯收入二十万元左右。

  “我们家庭农场这段时间该种的都种了,我觉得这个蔬菜产业是一个比较很好的致富门路,因为年轻,我还想多奋斗几年。”昊霖农场负责人刘红梅在谈及对未来农场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image.png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共有500余亩,年产量1300余吨,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村民们用勤劳和汗水,在田间地头演绎着丰收致富的喜人美景。

  蔬菜作为桥炉村的骨干产业,巴州区玉堂街道桥炉村总支部书记张伟元对下一步发展有了新的想法,“我们村将利用城郊优势将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服务,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让老百姓更加富起来。”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