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军 李承桦 杨子任 记者 袁城霖)日前,达州市达川区明月江街道新学村村民蒋友忠登录微信小程序“达州一卡通”,完成补贴申报,审核通过只用了1分钟,完成了以前至少需要3天的审批流程。
达州市是我省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阳光审批”试点市州之一,“达州一卡通”由达州市财政局开发,今年2月上线。“将群众申请纳入了掌上阳光申报,群众不出门便可以办理,不仅方便了群众,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达州市财政局局长李敏说。
达川区赵家镇干部指导村民利用微信小程序申报惠民惠农补贴
简化程序方便群众
据介绍,财政惠民惠农补贴类别多,虽然广泛进行了政策宣传,但部分群众仍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申请”“到哪里申请”“怎么申请”,达州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千里迢迢回到户籍地办理十分不便。
坚持问需于民、问策于民、服务于民。达州市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经与腾讯、久远银海、海量等公司合作,“达州一卡通”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电脑网页版”两个远程申报平台,开通“自主申报”“为他人申报”两项功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路。
此外,“达州一卡通”平台运用区块链、图像认证等多项新技术,链接人社、国扶系统、残联信息等多个数据库,实现智能登录、智能填充信息、智能引导办理。平台有数据的,群众不需要准备相关材料,不少补贴在申报时,群众通常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行了;平台判断群众是否符合申请条件,自动填写相关信息,群众只需做“选择题”,极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
作为一线办事员,姜红对操作精简深有感触。“比如某村民申请生态护林员补贴时,只需要上传身份证正反两面照片后,平台就自动将村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抓取填入表格,同时,平台会自动审核该村民相关信息,不需要人工介入,大大减少审核事项。”
审批监督阳光运行
除了“便民”,“阳光”也是达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平台的一大特点。
所谓“阳光”即是政策、审批和监督更透明。“达州一卡通”平台上公开了审批行为,在群众“眼皮子底下”办公;设置搜索功能,便于群众查看;同时,公开了审批权责、办理时限,从制度层面堵住管理漏洞,确保“无后门”可走。
此外,平台上还设置有“补贴发放查询”功能,群众既可查个人补贴信息,又可查同村社其他居民补贴情况,加强群众相互监督。
“平台对投诉举报事项全部亮红灯示警,并分发至各级纪委监委。投诉举报人还可随时查看投诉举报事件处理情况,确保了补贴资金审批发放全过程的公平公正。”达州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说。
“群众对投诉举报处理不满意,则由属地纪检组织进一步调查处理。同时,系统还能自动预警超时审批事项,区纪委监委也有专人登录后台查看,并及时督办审批进度。”达川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4月13日,“达州一卡通”上已有31.69万人使用微信小程序,点击量达3325万次,共计收到群众申报1.1676万条,其中,有效申报6844条,审批6276条,处理投诉举报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