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费一雄
2020年9月,宜宾市翠屏区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确定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全国104个、全省5个、宜宾唯一)。半年以来,该区上下念好宅改“三字诀”,统筹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稳”字当头。结合区情、镇情、村情,根据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金秋湖、李庄、牟坪等3个镇和高桥、安石、云辰等12个村(社区)先行试点;确定了审批监管、使用权流转、所有权行使、资格权保障等宅改先行先试方向;建立了工作联审联办、权力集中下放、审批办理“一窗运转、一站服务”、综合执法、管理协作与配合保障、区领导“一对一”对口联系指导等六大工作机制,细化职能职责,制定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考核清单,稳慎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落地落实。
资料图片
“快”字为先。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班;率先于全省在试点镇正式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和宅基地管理办公室”;及时将区级执法权利集中下放,明确试点镇镇级综合执法和环境保护办公室作为宅基地监管执法机构,同步建立村级宅基地协管员制度;召开全区宅改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和业务培训会;及时将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印发全区,宅改首个政策《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正式出台,已在试点镇实施。
“精”字为要。结合镇村力量精心组织,走访村民小组120余个,农户900余户,举行座谈会、院坝会等70余场,摸清全区宅基地基本情况;整合村庄规划精细布局,在整合国土空间调查、产权制度改革等前期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安排4家规划公司同步开展12个试点村的村庄规划编制;融合测控技术精准定点,依托卫星测控技术,为宅基地摸底调查工作提供强力支撑,在数据测控、政策研究、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合作,对全区农房实施定点、定位,推动建立全区宅基地、农房“一张图”,确保点位精确,数据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