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阆中市统计局真心帮扶妙高镇陈家梁村脱贫奔康纪实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03-01

精准发力拔穷根  一枝一叶总关情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文/图)2月28日上午,四川省阆中市妙高镇陈家梁村党支部、村委会代表全村村民把一面写着“扶贫帮困办实事,真情帮扶暖民心”的锦旗送到阆中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果的手中,以表达全村人民在市统计局的倾心帮扶下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的感激之情。

当天上午,笔者来到离阆中古城30多公里的阆中市妙高镇陈家梁村采访,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拂面而来:上千亩金黄色油菜花成花海;勤劳朴实的乡亲们正在抢育玉米、瓜菜苗备耕,数十名脱贫户正在村里的果桑产业园里翻耕除草,为桑椹树修枝、整形、治虫;经过实施C、D级危房改造和风貌整治的幢幢川北民居白墙碧瓦,错落有致,掩映在绿竹翠柏之中;贫困户房舍周围鸡鸣羊叫,白鹅伸长脖子,引颈高歌;村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自来水供水管道铺设到全村家家户户,老旱山村的乡亲们吃上自来水。村里的水产养殖场里,鱼儿跳跃,年产鱼30万公斤,年产值达400多万元;该村还建成年出栏肥猪3000——5000头的规模养猪场2个,现存栏生猪3000多头;经过整治的10多处水利工程、新建的8口蓄水池波光粼粼,蓄满了水,改善了旱山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我们这些贫困户做梦都没想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村里和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许多农户在这大山里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多亏了阆中市统计局的真心真情帮扶啊!”陈家梁村贫困户陈理权动情地说。

“我妻子患乳腺癌,独生女远嫁外地,我去年12月20日又查出患贲门癌,市统计局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春节期间给我送来2000元困难补助,并看望安慰我,鼓励我要振作起来,战胜困难,并帮我制定了帮扶规划,防止返贫,衷心感谢统计局的帮扶啊!”陈家梁村二组贫困户任天杰滔滔不绝地对笔者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阆中市统计局在陈家梁村帮扶7年来,帮扶干部对全村143户贫困户逐一走访了10次以上,签订脱贫公约、制定脱贫规划、落实帮扶措施,推进了全村贫困户脱贫奔康的进程;局领导还从省、南充、阆中等相关部门为我村争引各种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送来帮扶资金100多万元,修水泥路、兴产业、安自来水、搞水利、强党建,使陈家梁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脱贫摘帽。”村党支部书记王泽军向笔者介绍说。

image.png

阆中市统计局局长李果在陈家梁村访贫问困

下足“绣花功夫”  决胜脱贫攻坚

2015年8月,陈冬泉从阆中市统计局被市委、市政府选派到妙高镇陈家梁村担任村第一书记。“要啃下精准脱贫这块‘硬骨头’,必须创新扶制机制,激活扶贫主体,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疑心聚力拔除‘穷’根,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古人郑板桥有首诗叫‘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官吏都有这样的为民情怀,作为共产党派的‘第一书记’在带领贫困户脱贫奔康的路上更应该咬定目标、真刀真枪、真抓实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全村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上,陈冬泉激情满怀地说。陈冬泉率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干部研究协商,制定了《阆中市统计局帮扶陈家梁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其中一个重要的版块,就是针对143户贫困户、421名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方案,陈冬泉在陈家梁村创新建立“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扶贫机制,组建了陈家梁村桑椹、水产、畜禽专合社,由党支部牵头,专合社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陈冬泉对143户贫困户逐一走访,量身定制脱贫规划:确定了在全村连片成带栽植108亩果桑树,果桑园内空隙地全部套种蔬菜,所有贫困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脱贫;利用300亩槽沟下湿田引进业主邓兆枢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水产养殖场,2016年开始养殖鲈鱼、鳜鱼、黄辣丁、鲫鱼等20多个品种,年产鱼30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市统计局每年无偿送来1万只鸡苗供贫困户饲养;帮扶干部还大力支持贫困户大力养殖生猪、山羊、家禽并由村上购买技术服务,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全村在2018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阆中市统计局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下足“绣花功夫”,全员参与、全力以赴。从2015年以来的7年间,帮扶省定贫困村妙高镇陈家梁村143户贫困户、421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一低五有”标准。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陈家梁村老百姓在奔康路上阔步前行。

image.png

阆中市统计局为陈家梁村运送化肥

强化党建引领  决胜全面小康

阆中市统计局党组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果为组长,副局长蒲波、李光、胡光鹏、党组成员李虹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陈冬泉担任民乐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对全局22名党员干部的驻村帮扶工作实行痕迹化管理,记录好工作日志,主要包括到村时间、地点、次数、帮扶内容及帮扶成效等,工作日志交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目标考核奖惩兑现。局党组成员李虹,2017年夏天在陈家梁村扶贫途中摔伤;女干部陈莉在2018年夏天的驻村帮扶中中暑……但所有帮扶干部克服困难,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扶贫一线工作。

压实责任,精准帮扶。全局22名党员干部职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入开展精准帮扶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扶贫工作上来,明确帮扶指导思想、帮扶目标、帮扶责任、帮扶任务和帮扶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包村扶贫工作。

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各帮扶责任人把驻村帮扶作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活动载体、锤炼干部作风的基地,带着对基层、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抓规划、争项目、搞督导、促发展。统筹安排好职能工作和帮扶工作时间,每周进村入户不少于2批次。

强化保障,严格目标管理。局党组从人力调度、项目资金、时间安排、工作统筹等方面对帮扶工作予以重点关注,确保时效性。在村开展工作期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制度,费用开支等按相关规定执行,不得因驻村帮扶增加镇、村负担。同时严格奖惩,对帮扶流于形式、工作效果不明显、作风慵懒散混,出现被市上通报、黄红牌警告、约谈等问责情形的,倒查责任,对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绩效问责、考核降等、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追究措施,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7年来,阆中市统计局干部职工在帮扶的陈家梁村驻扎扶贫,全局干部职工在大山中勇突重围,沟壑中孕育生机,与村“两委”一道带领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复活了一幅当代“愚公移山”图。

七年来,阆中市统计局和陈家梁村“两委”干部一道,实地调研,因地制宜,真情帮扶,国家共投入财政资金1778.3万元,主要用于道路、水利、三改一建等项目建设;统计局投入帮扶资金144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基础建设、村级阵地建设。

产业发展国家共投入财政资金50万元,用于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其中:基础设施建设33.8万元,其余资金为种苗及管护等。贫困户到户产业发展资金90.5万元,用于发展贫困户到户种养业。帮扶单位投入65万元,用于发展全村种、养业。

基础建设国家共投入资金1193万元,用于公路、水利、农网改造、文化室等项目建设。其中:公路建设7.2公里,补助资金197万元;三叉路至村委会加宽2.8公里,25万元;建集中供水站、单户及联户井、管网延伸等人饮工程334万元;水利整治塘堰6口、水池4口,新修渠道3.3公里,投入资金147万元;农网改造及提升增容685户,投入资金415万元;公路维修堡坎9处,26万元;文化室建设390平方米,投入资金49万元。市统计局还投入资金10万元,对全村社道进行维修整治。

到户项目国家投入财政资金444.8万元,主要用于易地搬迁,C、D危房改造和两改一建。其中:易地搬迁25户,77人,补助资金189万元;C、D危房改造116户(含土坯房13户),补助资金126.3万元;两改一建149户,补助资金129.5万元。

开展帮扶活动(慰问物品发放):一是节假日发放慰问品:端午送粽子、中秋发月饼。重阳节对80岁以上老人慰问、春节慰问(春联、福、年画)等。二是生活用品:香皂、脸盆、毛巾、茶杯、牙刷、牙膏等。三是文艺演出及五项评比表彰。四是生产物资:沃柑、鸡苗、肥料、黄花、花椒苗等。五是村级阵地:空调、办公桌椅、窗帘、安电、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六是坝坝宴、民情恳请会、饺子宴、政策及乡风文明宣讲、项目协调(如6、18组水电)、走访等日常工作。

结合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通过救助措施,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果,无返贫现象发生。建立“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扶贫机制,让贫困户到产业园打工,实现增收,全村14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1%。

image.png

召开民情恳谈会

城乡党建结对共建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7年来,阆中市统计局党组与帮扶的妙高镇陈家梁村实行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派驻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脱贫迎检工作队,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脱贫摘帽为目标,面向全体村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村、贫困农户、贫困人口为重点对象,以增加贫困户收入和改善贫困村环境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调动全局力量,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帮扶的省定贫困村陈家梁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阆中市统计局在开展脱贫攻坚决战中,大力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营、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等活动,全面推行第一书记“五带五联工作法”,帮助完善帮扶村党组织运行机制,鲜明导向,解决了“认真联”的问题,坚持把结对共建作为脱贫攻坚“军令状”,乡村振兴大服务的重要内容,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实施台账管理,季检查年评价,确保常态长效。

2015年以来,阆中市统计局党组与帮扶的妙高镇陈家梁村党支部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帮扶的贫困村及脱贫奔康产业园,讲党课、集体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培训实用技术,加强和完善了村党组织阵地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项目引领,精准帮扶,分步实施,综合施策,面向全体村民,完成贫困人口减贫任务,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宣传好政策。将中央、省、市强农惠农富农及精准脱贫政策宣传到全体村民,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并督促帮扶村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建设好班子。协助陈家梁村“两委”抓好班子建设,提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督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规范农村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抓好扶贫项目落实。指导帮扶贫困村制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年度计划等,协助、督导加快推进年度项目实施,所有脱贫项目建设全面完成。

开展好帮扶。组织局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包户脱贫、帮扶济困等活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不脱贫不换人。确保陈家梁村的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按照局领导包5户、其余干部至少包10户贫困户的要求,与帮扶村商定具体包户对象,贫困村、贫困户一一对应到人,局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包户脱贫活动。培育好产业。盘活农村资源,培育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多途径增加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家庭收入。 帮助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建设好村的脱贫奔康产业园,运用好项目资金,建立好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开展党员示范引领工程,组织能人大户先富带后富,促进整体脱贫奔康。

完善公共服务。帮助陈家梁村实施水、电、路、电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农民夜校。

围绕中心工作,在陈家梁村广泛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运用文化下乡、农民夜校、道德讲座等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勤劳致富之家、环境整洁之家、孝老爱亲之家”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强乡风文明宣传,提升了农民精神文化素质和主动脱贫意识。

“下一步,市统计局党组决定抓好陈家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抓产业巩固提升:依托农民夜校平台,持续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持续开展种子、化肥等种养殖业发展物资帮扶;二是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务工指导,包括外出务工信息咨询、就业推荐等;三是抓基础设施提升:硬化剩余10公里社道,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四是抓群众思想教育:持续开展村风民风教育、外出参观学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感恩奋进。五是抓民生保障:帮助落实低保、养保、高龄补贴等各项保障政策。”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果信心满满。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