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注入红色力量 引领绿色发展——沐川县2020年党建工作答卷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01-29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杨宝 彭延清)2020年,沐川县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按照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实施铸魂、夯基、墩苗、淬火、连心“五大行动”,着力坚定红色信仰、筑牢红色堡垒、建强红色队伍、增添红色动能、优化红色服务,实现“党旗红、党徽亮、党员当模范”目标,切实为推动沐川“绿色发展、追赶跨越”注入红色力量。

image.png

党员干部认真聆听周永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实施“铸魂”行动,坚定红色信仰

主题教育往“深”里走。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肃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新中国制度面对面》等经典书目,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向周永开等7名同志学习,号召大家以先进模范为镜、向先进典型看齐。先进典型开展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书香细胞”创建,明确要求每位党员干部每年至少阅读10本好书,持续深化“书香沐川”建设。编发《理论学习参阅》6期,用好“学习强国”“乐山党建”等学习平台,全县“学习强国”纳入组织党员比例达90%以上。

 image.png

编发《理论学习参阅》

集中学习往“实”里走。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为载体,创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县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3次,中心组成员到所在党支部和联系点上党课30余场次。乡镇和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全年开展集中学习均在6次以上,部门和乡镇领导到所在党支部和联系点上党课130余场次,带动全县509个党组织进行各类学习讨论活动5000多场次、支部书记上党课800余场次。

image.png 

召开县委中心组学习会

 image.png

创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理论宣教往“心”里走。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等,抽调130余名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赴乡镇、部门和单位开展集中宣讲1300多场次;乡镇和部门同步组建宣讲小分队200余个,深入社区、村组、学校、企业、农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宣讲”,开展“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460余次,宣讲覆盖率100%,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决策部署传递到千家万户,确保入脑入心。组建以文艺爱好者为主体的乡村文艺宣传队132支,编排“感恩奋进”文艺节目48个,打造标准化党建墙151面,建设“脱贫奋进长廊”23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敬亲等文化墙、文化栏100余个。

image.png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宣讲会

实施“夯基”行动,筑牢红色堡垒

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提升”活动。创新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提升”活动,各乡镇组织辖区内所有村(社区)“两委”干部逐村(社区)开展现场调研观摩,通过一听、二看、三查、四评“四步工作法”,精准掌握各村(社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情况,促进各村(社区)互学经验做法,互查短板弱项,推动问题整改,实现整乡提升。同时,结合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活动,邀请结对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加观摩活动。

image.png

创新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提升”活动

image.png

沐溪镇组织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参观前光村村史馆


image.png

茨竹乡组织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参观油茶特色产业

开展“评先定级、创先争优”活动。结合“三分类三升级”“逐村观摩、整乡提升”等活动,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评先定级工作,评定3A级以上党组织16个,培育党建示范点33个。积极开展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培育工作,培育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7个、示范社区1个、示范小区1个,其中沐溪镇三溪村被评为全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创建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村镇3个,其中高笋乡安坪村被评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16名党员干部获省委、市委表彰表扬,其中高笋乡党委书记师玉容被中组部、中宣部评为全省唯一“最美公务员”,肖体权、黄东、王洪亮3名同志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并举办“劳模进校园”活动。

image.png 

师玉容(右一)被中组部、中宣部评为“最美公务员”

 image.png

黄东等3名同志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image.png

在沐川职中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

开展“竞相发展、全域推进”活动。统筹推进农村、社区、机关、国企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形成“竞相发展、全域推进”良好局面。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7个,对52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党建“体检式”调研,发现问题130余个,提出整改建议100余条。成立居民小区党支部24个,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活动,落实党员“上门”服务。理顺机关党组织设置,督促指导20个机关党组织换届、增补选举,清理撤销6个党支部。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党建39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指导县属国有企业全部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持续开展两新组织“两个全覆盖”攻坚行动,督促党建指导员工作落实,新建民营医院党组织1个。

image.png

舟坝镇正兴村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自查自评

实施“墩苗”行动,建强红色队伍

拓宽视野“广”引才。实施干部培养“蓄水池”计划,开展新一轮优秀年轻干部“选苗”推荐,储备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后备干部134名,开展乡镇事业科级干部和“三类人员”选拔工作。面向县外公开考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0名,新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53名,新引进西部计划志愿者12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7人,为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增添了鲜活动能。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通过“一对一”互动、“点对点”互联、“面对面”互融,加强沐川与江山两地干部人才互派交流,两地互派挂职专技人才31名。

 image.png

引进西部计划志愿者

多层多维“精”炼才。推荐24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示范培训,举办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全面完成村级党组织书记轮训。围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重点内容,举办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入党积极分子等培训4期,培训新提任科级干部、优秀后备干部、第一书记、入党积极分子、文秘人员等500余人。深入村社举办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法典》宣讲等“竹乡人文讲坛公益讲座”55期,培训2711人。分2批次组织乡、村干部97人赴浙江江山开展基层治理能力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乡、村干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成功回引优秀农民工200余名,本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中,返乡农民工担任党组织委员会委员的有103名,其中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有25名。

 image.png

举办乡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image.png

组织乡村干部赴浙江江山参观企业生产车间

因人施策“准”用才。实施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常青树”行动,按专业对口、履历对应、意向对称等类别储备“常青树”行动人选110名,统筹调配56名干部参与重点项目工作组,27名干部留原单位从事专项工作。优化常职干部设置,村级常职干部由931个减少为644个,同比下降30%,防止人浮于事,提高工作质效。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安排村“两委”过渡干部287人,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成功选出526名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妥善安排离任干部,探索建立返聘离任干部担任村(社区)顾问制度,计划返聘149名离任干部担任基层治理顾问、乡村振兴顾问等,引导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

image.png

常青树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宣传

image.png

返聘村(社区)离任干部担任“基层社会治理顾问”

实施“淬火”行动,增添红色动能

一线战“疫”。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在隔离留观区、检测卡点成立临时党支部90个,组建党员突击队94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000余个。结合社区“双报到”,组织150余个县级机关党组织和2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参与联防联控。将20万党费划拨给13个乡镇和2个职能部门,用于疫情防控。积极动员全县510个党组织9400多名党员捐款90余万元支持疫情防控,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保障茶产业健康发展“八条措施”,组织全县62家茶叶加工厂有序复工,保证22.5万亩春茶“应采尽采、应收尽收”。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为企业减免税费8155万元,为中小微企业、个体户新发放低息贷款14.38亿元,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产增产。2020年2月17日,省委书记彭清华来沐调研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对我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未雨绸缪、精准施策,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农民收入稳中有升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image.png

党员志愿服务队坚守疫情防控卡点

image.png

组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

一线战“洪”。印发了《关于在防汛抗灾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严格执行县、乡、村三级防汛值班值守,党员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等冒雨查看灾情,抢修道路,安全转移群众和物资,确保了我县汛期安全。组织全县4000余名干部进行防汛减灾捐款,同时派出救援力量785人对口援助重灾区犍为县抗洪救灾。

image.png

成立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

image.png

箭板镇党员干部紧急转移群众

image.png

杨村乡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进行街道清淤

一线战“贫”。进一步完善33名县级领导包片包乡、61个部门包村、2119名干部联组包户的“四片四包”全覆盖帮扶责任机制。制定《防贫防返贫工作实施方案》,对49户监测户、38户边缘户实施“1+1”帮扶力量叠加,确保贫困户、非贫困户全覆盖联系。培育一枝春茶业等扶贫龙头企业7家,带动贫困户8753户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61个,带动贫困户3577户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面达100%。狠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召开推进会、现场会20多次,制定配套文件2个,实地调研督促村集体经济10余次,大力推进中省财政扶持村项目实施。开展“春风行动”专车接送,全县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1230人,较2019年增加363人,就业保障覆盖贫困户6941户,确保了“一户一就业”。2020年7月,沐川县代表全省接受国扶办督查,得到了国扶办的充分肯定;8月顺利通过国家普查;11月顺利通过省级成效考核。

image.png

富新镇太和村第一书记为贫困户贴春联

实施“连心”行动,优化红色服务

织好基层治理“一张网”。科学核定乡镇行政编制,改革后乡镇平均行政编制27个,比改革前增加9个;调整下沉72个县级事业编制到乡镇,乡镇事业编制平均22.5个,比改革前增加11个,着力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全面完成镇、村、组三级建制调整改革,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减幅分别达31.6%、33.8%、33.4%。完成社区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新建社区4个,全县现有社区22个,社区设置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行“三无”小区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推进“院落自治”“楼栋自治”,推行“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工作,认真开展“网格服务管理能力提升”活动。积极推行“一肩挑”,并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全县146个村(社区)拟实行“一肩挑”,“一肩挑”率将达96.7%。创新扁平化、区域化、融合化的组织设置方式,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实行党建、综治、城管、社保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充实网格力量、健全工作制度,切实把党组织打造成基层治理的“主心骨”。

image.png

茨竹乡联系县领导(右二)调研指导社区改革优化

配强村级组织“一班人”。以本次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配强基层治理班子。围绕“换出好班子、换出精气神、换出战斗力、换出新格局”目标,紧扣高质量要求,对标对表、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得到了省、市督导组的充分肯定。2020年12月底,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成功选出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526名,委员平均年龄43.2岁,较上届下降1岁,高中及以上学历415人、占比78.9%,较上届增加30.9%,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前,村(居)民委员会换届扎实有序推进,将于春节前全面完成换届选举。

image.png

箭板镇五星村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支部换届选举

优化便民服务“一张单”。围绕“建好一张网,办成所有事”目标,实现县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申请,并将118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理。制定《沐川县村级便民服务清单》,涉及村级代办事项40项、直办事项4项。推广应用“天府通办”和“乐易办”APP、县行政审批局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载体,引导办事群众网上预约办理服务事项,让群众交水电费可以“一次都不跑”。开展智慧法院建设,完成诉讼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实现法官预约、材料收转、档案查阅等7项事务“即来即办”。县、乡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建立完善矛盾纠纷“三色预警”机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排查安全隐患问题79个,化解矛盾纠纷121起,上门服务群众1030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40余件。

image.png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为群众调解纠纷

2021年,步入新发展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沐川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建主责主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切实为沐川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乐山南向开放“桥头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