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黎慧 李林军)走进白马镇光明村,迎面可见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的建设,如今的光明村乡村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土壤结构实现优化调整,项目区内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项目前期调查显示,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土壤肥力不高,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效果差,水利设施配套薄弱,农田耕作道路差,农业机械推广困难。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市中区践行“藏粮于技”发展战略,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2020-2021年间,计划在白马镇、悦来镇、牟子等镇建设高标准农田共计1.2万亩,整治渠道10586米、机耕道27101米,改善灌溉面积5571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1800亩,有效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提高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多年的实践证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大幅增加粮经作物播种面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灌溉条件改善,通过灌溉与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等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年久失修存在的垮塌损毁现象,完善排灌系统,达到“排得出、蓄得住、灌得到”;同时,基础设施明显提升。通过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及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依托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的带动,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