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崔前东 邓昌琴)三溪村,是沐川县沐溪镇下辖自然村。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如今已蝶变成为远近游客争相前来的“网红村”。经过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三溪村山清水秀,安静休闲,是城市人的“休憩后花园”。近日,四川省首批44个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99个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出炉,沐川县沐溪镇三溪村获评乡村治理示范村。
走进三溪村,眼前山水田园间,青砖、灰瓦、白墙、木窗、木篱等川西南穿斗式木结构仿古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聚有散,鸡鸣炊烟、沃土浅绿俨然其中,仿佛是画卷,又好似梦境。
美丽新村一角
三溪村位于沐溪镇南部,毗邻县城,国道213线、沐溪河穿境而过,属典型的城乡结合村。全村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2863人。全村以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2019年,村集体收入264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居沐溪镇前列。
1月5日,三溪村“党员治安巡逻队”队长王兵穿上迷彩服,带上红袖章,骑上摩托车开始了日常的巡逻,穿梭在村内主要路口及项目建设现场,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向村民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醒村民注意防火防盗。
为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三溪村于2016年成立由村干部及党员组成的巡逻队,采用常规巡逻与重点时段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查,除日常治安巡逻和秩序维护外,还要监督村内环境卫生,做好安全教育宣传,用实际行动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农博馆
多年来,三溪村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探索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实践载体,综合运用“三治”力量,构建起乡村治理三溪模式,先后孕育出“一月一事一议”“村民说事”“小网格”等基层治理“三溪动作”,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贡献“三溪经验”。
“白天当村干部,晚上当‘项目协调员’已成党员干部的工作日常。”村党支部书记刘露露表示,村党支部大力实施“堡垒提升工程”,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在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金王寺水库及环湖路、县城新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村党支部采取“一个项目、一个党小组、一个团队”模式,定期召开研究会,分析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有力推进项目的顺利建成。
今年11月,在三溪村6组320米便民路建设过程中,一户村民因加宽路面会影响其房屋新建为由阻工,导致项目建设“卡壳”。为此,村党支部副书记于兴华带领党员和村组干部十余次到这户村民家中作思想工作,有时是白天,有时是夜晚,既讲事实道理,也摆法律条款,从土地的所有权及村民的长远发展娓娓道来,最终,这户村民被说服,双方矛盾得以成功化解,一条5米宽的便民路于近日建成。
村干部为村民讲解环境卫生
在三溪村,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贯穿于乡村治理工作始终。村级建制调整后三溪村地域广、人口多,服务治理难度大,在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同时,全村共成立党小组8个,实现网格党建全覆盖。开展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打出“发展集体经济,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移风易俗”实招。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对门前“三包”、院内“四自”、爱护公共设施、支持村级建设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成为全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如今的三溪村,道路平坦干净、环境优美整洁、村民和睦幸福,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相继获得“全国文明村”、四川省“水美新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市级四好村”等殊荣,成为十里八村的“门面担当”“颜值担当”,乡亲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