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朱志林 文/图)10月28日,“南充市集体经济重点扶持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暨南充市集体经济流动现场会”走进四川阆中古城。当日上午,200余名来自南充市九县(市)区的培训班学员及领队,深入思依镇杨家河村交流学习,杨家河“旅游支持产业、产业延伸旅游”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迎来了“取经者”。
参观杨家河集体经济产业园
上午10时,7辆大巴浩浩荡荡的驶入杨家河。一下车,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映入全体学员的眼帘。跟随着杨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赵启宪的讲解,培训班学员详细了解了杨家河景区的基本情况、整体规划、运作模式等信息。大家实地考察了乌篷船、竹筏、漂流等旅游项目,并观看了民俗表演。
观看民俗表演
交流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与当地干部和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询问杨家河村的发展理念与具体做法,不时拿出笔记本和手机记录。“由于时间原因,没能体验杨家河的旅游项目,真是遗憾,”一位来自南部县的学员说。“杨家河村从贫困村一步步蜕变,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很多经验和做法都值得学习,‘旅游支持产业、产业延伸旅游’的模式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实践之一,我们回去一定认真研究。”
体验竹筏漂流
一上午的交流学习,杨家河乡村旅游带动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让学员们受益颇丰。这些年,依山临水而居的杨家河村在思依镇党委政府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以旅富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引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杨家河景区发展之初,资金人手短缺,共识力量不齐等等问题,让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屡屡受挫。这时,是党员干部首先站了出来,干部们以身作则义务投工投劳,党员们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建设。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了建设家乡的大潮之中,很多乡友捐款捐物,很多乡贤友情赞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劲往一处使,拉开了杨家河奋起之路的序幕。
采购山货
经过两三年不断升级,杨家河旅游已经名声在外,深受游客与市民青睐。借着旅游事业欣欣向荣的东风,思依镇党委政府开始书写破题之笔。一时间,乡村围绕旅游建设、产业围绕旅游布局、农业围绕旅游延伸等一系列措施,让杨家河村从单项发展迈向融合突破。随着万亩香桃园、蜜生元蜂蜜、农家乐等产业的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乡村发展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效。
在“旅游+”发展的大潮中,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游玩,更重视体验性与参与性。该村在基础水上旅游项目的基础上,以产业为纽带,举办各类赏花采果节,形成“上山赏花采果、下山漂流戏水”的整体格局。除此之外,该村做足文化文章,依托当地民俗,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打造出石匠、木匠、打夯、石磨等功能体验区,成功留住了人气。今年5月,杨家河旅游直通车开通,更是让该村深层次融入阆中30分钟全域旅游带,愈发成熟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