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电商下乡 通江农产品走出大山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0-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聪
  “又下了一个鸡蛋。”近日,通江县两河口镇柏林包村村民何洪云在鸡舍不远处细细观察,心里暗暗记下母鸡下蛋情况。何洪云说,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搞起了直播。“以前土鸡蛋要背到离家15公里左右的场镇去卖,当天还不一定能够卖出去,没想到现在就在家门口将鸡蛋卖出去了,价格还很好。”何洪云谈起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时说。

image.png

直播带货现场。 资料图片

忙带货第一书记变身“主播”
  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巴中市通江县两河口镇柏林包村,山高坡陡,原生态农特产品被莽莽大山阻隔着,一直是呆在“深闺”无人问。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村里的笋子、蜂蜜、鸡蛋等季节性强的农特产品大量滞销。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通江县供电分公司派驻柏林包村的第一书记钱锟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卖出农特产品,他变身为“主播”,开始带货。
  “宝宝们,这是我们两河口镇柏林包村的黑木耳,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钱锟吾用手机开始了第一场直播。“没想到第一次就卖得这么好。”通江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较好,素有“银耳之乡”的美誉,这里盛产通江银耳、黑木耳等菌类产品。钱锟吾在直播间推荐着当地的农特产品。
  “我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到这样卖货,真稀奇。”村民刘新华说,他家的土豆淀粉再也不用愁卖了,今年秋季,他扩大了种植面积。
  在两河口镇东坪村,第一书记罗晋为了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聘请了专业人士设计了“东坪山货”,并注册为商标,开了“东坪山货”微店,将银耳、生态大米、巴山土鸡、马铃薯等农特产品统一 销售。“手机里叮叮咚咚的订单提示音就没有停过。”罗晋说,今年村银耳产量1200余斤,销售额达29万余元,微店里的其他产品线上销售额达7万余元,成功地挽回了疫情防控期间村里所受的损失。

玩“电商”本土人才脱颖而出
  在通江,为了留住年轻人,让他们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江县出台政策,让村干部队伍中有40%的年轻人。“触电”的可能性增加了。
  “这是我们打造的电商农业产业园——‘壁州创谷’,目前已经培育了20余家本土电商企业。”在位于通江县城的电商一条街,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春根热情地向笔者讲起他的“电商经”。
  2018年4月,浙江遂昌的援川干部张春根来到通江县挂职,把遂昌的电商经验带到通江。“通江农产品种类多,但大部分是初级产品,一直卖不出好价钱。扶贫要见成效,就要让农产品变成商品,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很快,一场场电商资源对接会启动了——浙江优秀的电商人才来到通江传道解惑;通过举办电商培训活动和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大赛,一批优秀的本土电商人才脱颖而出。如今,“壁州创谷”内已入驻电商企业、文创企业、农产品企业等40余家。
  打包、装箱、填单……在“壁州创谷”一楼的一间库房内,通江电商企业“深山食惦”负责人苟兵贤正和工作人员忙着打包发货。“我们在当地贫困户家中收购农产品,再统一选品、包装,进行线上销售。”苟兵贤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他们的业绩不减反增,现在每天订单在800个以上。今年,6月18日电商大促当天,他们接到了6000多个订单。“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已达380万元,而去年全年销售收入才150万元。”
  90后杨为民则另辟蹊径——要把山里的美景“推销”出去。杨为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设计。2015年,他毕业后回家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今年5月,他又把工作场地从通江县城搬到山里,和几个同事一起每天穿着古装拍视频。
  为何要搬去山里?“巴中的乡村旅游景区很多,但网红景点很少,未来大有可为。”现实也印证了杨为民的判断,短短两个月,杨为民抖音账号的粉丝突破了22.3万人。
  “我们和几个景区已经达成合作。最近很多成都、西安的游客还跑到现场看我们拍摄,景区游客量增加了好几倍。”对于未来,杨为民很有信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