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聪 何欢
通江县毛浴镇迎春村杜家大院,访亲探友、旅游打卡的人络绎不绝,但村里无论是大马路还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干净净,赢得不少游客点赞。
“我们村去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以杜家大院为核心打造了三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四合院,许多人慕名而来。”迎春村第一书记赵飞翔说,迎春村位于毛浴镇东南面,面积17.3平方公里,全村共544户1814人。
村民们正在召开院户会议
迎春村过去是贫困村。这些年,在脱贫攻坚政策惠及下,村里改善了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引进了大巴山锦祥兔业有限公司,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模式搞发展。流转土地90余亩,让全村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收益、企业务工费、合作社年底保底分红等方式,人均增收50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
村子脱贫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搞好基层治理工作成了村里的大事。今年以来,迎春村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模式,在全村实施“院户长”制度,创新将全村划分为14个院户网格,每个院户由群众推选一名有能力、有号召力、有责任心、热心公益的村民担任“院户长”,通过“院户长”影响,带动院户其他村民主动处置院内各项事务,全面推行“院户自管”。
“我们村的留守老人、妇女和孩子居多,有的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比较差,住进新房还是要有个新面貌。”村主任何志远说,今年5月开始,“院户长”制度逐渐推广,每个区域的院户长都是通过举行群众会和院户会选出来的,他们主要工作是做好热心服务员,帮助村民便民代办、倾情调节矛盾、照顾特殊群体;当好环境管护员,负责居家环境卫生评选、公共区域卫生分管和卫生死角集中整治等工作;当好信息发布员,及时向所在辖区村民发布劳务信息、应急信息及时上报、生产信息及时共享等。
杜孝义是杜家大院选出的院户长,他不仅是老党员,也是村里的老支书。“杜家大院住了10多户人,常年在家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加上平时来参观的游客多,所以事情也就相对多一些。”杜孝义说,他平时主要负责督促院子里的村民打扫好环境卫生,协调好邻里矛盾,现在大家都自尊自爱、自强自信,好风气、好习惯逐渐养成。
群众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实实在在影响幸福感的大事,问题能不能解决、解决得好不好,对基层治理能力都是考验。迎春村通过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模式,让院户长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无缝对接的桥梁纽带作用,初步形成了由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参与自治的良好局面,逐步畅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