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农村污水治理是今年水污染治理领域的重头戏。我省及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任务清单并加快落地,现阶段成效如何?10月20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在眉山市洪雅县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9月底,全省47.12%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排名全国前列,年底前可达到50%的目标。
洪雅县光明新村污水处理设施
据悉,与2019年初全省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仅20%左右相比较,如今治理率已提升到 47.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步较快,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普遍存在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处理工艺复杂多样、设计规模偏大、管网配套不足、后期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为此,会上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注重科学规划,统筹分类布局,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村庄规划、水环境功能区、给排水、改厕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分区;要注重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模式,综合考虑农村自然禀赋、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等,选择合理治理手段和途径;要注重分类施策,加强设施建设,不贪大求洋、不搞一 刀切、不撒胡椒面;要注重运维管理,实现长效治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管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和有经费”;要注重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从单纯依靠财政性资金向多元化投资、融资还贷、多方参与转变,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