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纳溪:“第一书记”来了 产业扶贫路通了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0-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贵方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今年这个国庆节,对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七组和八组的500多个村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修好了,汽车喇叭声响彻山谷,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两个村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纳溪区委老干部局派来的第一书记刘雨潭的努力下,终于给解决了。
  “我们来龙村七组和八组的通组路不好走的情况存在好多年了,虽然泥结石路已修好了六七年,但坑坑洼洼的,下雨后更是没法走,到处是大坑小凼。”脱贫户周远伦说,“这下可好了,你看这路修得多漂亮。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雨天上街都不湿鞋了。”

image.png

刘雨潭介绍公路串联起对面山头的猕猴桃园

上任就修路
  刘雨潭是纳溪区老干部局的年轻干部,2019年12月被派往白节镇来龙村接任第一书记。修通来龙村七组和八组产业扶贫公路,是刘雨潭为来龙村村民办的首件惠民实事。
  来龙村是典型的高海拔岩区村,也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几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支持下,村里的道路、公共设施基础得到了根本改善。然而,在来龙村的七组和八组,却有一条3.1公里长的产业扶贫路因无项目资金支持,一直未得到硬化。这两个小组有上千亩翠竹和200亩猕猴桃基地,由于路不通畅,竹子基本都枯死在山头上,换不回一分钱;而猕猴桃,也只能靠肩挑背驮运到集镇上贱卖。
  刘雨潭驻村后,经过走访,获知来龙村七组和八组群众急盼的,就是硬化已有的泥结石产业路,让猕猴桃和翠竹轻松出山。于是,他在镇农服中心主任黄鑫和村支书易祖彬的支持下,召集村里所有干部到村委会开会。
  “修!必须修!马上修!”刘雨潭在开会时态度坚定地连说了三个“修”。会后,他与黄鑫先后三次找到纳溪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汇报了来龙村七、八组500多个村民目前有产业但因不通路所面临的困境。

群众都支持
  得到了纳溪区农业农村局348万元的产业扶贫项目支持,今年5月,刘雨潭就制定了详细计划,着手修建通组路。
  虽然只是3.1公里的硬化路,但掏修公路背沟等工作也需要群众的支持,刘雨潭深知这一点,为此他多次找到占地面积较大的几个村民,不断地向村民进行政策宣传与讲解。“几个村民刚开始因为想到占了自己不少地且没有补偿,思想一时转不过来。但经过给他们细算通路给两个小组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后,竟然无一人反对。”刘雨潭说。
  今年7月10日,来龙村七组和八组3.1公里泥结石路的硬化工程正式开工。为了确保公路硬化质量,刘雨潭不惧炎炎烈日,坚守在公路硬化的第一线。一次,他看到施工队伍在垒砌公路堡坎时,不按招标合同要求使用条石,而是用碎石头来填充,他当即叫停,并重新要求施工方使用条石施工。此后三天,他坚守在此,直到施工方用条石将堡坎垒完。

image.png

刘雨潭介绍宽阔平整的公路

农产品顺利出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雨潭和村“两委”干部的监督下,来龙村七、八组3.1公里硬化路终于在9月中旬完成,不仅方便了村民们与外界的联络,也打通了两个小组千亩翠竹和200亩猕猴桃的出山“通道”。在硬化七组和八组通组公路的同时,刘雨潭还利用争取来的48万元资金修通了两个村民小组的入户便道,疏通排水道,修建垃圾堆放点,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改观。
  其实,刘雨潭刚上任时,不少村民对他持怀疑态度,认为来个“后生书记”起不了多大作用。然而,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从未有过的压力,刘雨潭理清头绪,坚定信念,用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3.1公里通组路硬化后,如何将通组路变为致富路呢?对此,刘雨潭的心中已有规划,他欣喜地说:“现在路畅通了,我将为村民引进竹片加工厂,让村民的竹子不出山就换钱。同时,将在200亩猕猴桃基地完善采摘便道,争取在明年将这200亩猕猴桃基地打造成白节镇‘设施最完善、果品最优质’的体验采摘观光园,走体验采摘之路,真正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