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雅安名山:垃圾袋上有编码 村民垃圾分类装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0-19

(记者 文莎)10月14日晚,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高岗村11组村民高在兴吃完晚饭后,准备分装垃圾。高在兴拿出一只黑色垃圾袋,袋上贴着方形纸条,印有编号“65051”。
  在高岗村,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两个垃圾箱,绿色的垃圾箱装可回收垃圾,灰色的垃圾箱装不可回收垃圾。而套在垃圾箱里的垃圾袋上面都有编码,若垃圾分类有误,监督员将通过编码进行溯源,以提升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正确率。

image.png

干净整洁的高岗村

严格编码分类 规范处置垃圾
  农村垃圾分类已经在高岗村推行多年。2014年,高岗村拆除村里的13个垃圾池,首创“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但是垃圾分类不规范的问题还一直存在。
  高岗村第一书记童学宁举例说,有一次,某位村民将一套旧沙发直接丢弃到茶园绿道上,“既增加了垃圾处理难度,又影响村庄美观。”
  高在文是高岗村11组组长,也是垃圾分类监督员,他挨家挨户询问,得知是村民宋祥兴在夜间丢弃。“我喊他把沙发拉回去,必须拆开分类,木头可以烧火,弹簧、钢板可以卖废品,其他废料也要用垃圾袋装好。”在高在文的督促下,宋祥兴家的旧沙发分类处置妥善。
  高在文说:“村民已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但是能不能分正确,离不开监督。”
  2019年10月,高岗村向部分村组下发了一批带编号的垃圾袋。村民登记完自己的信息后,可以免费领取垃圾袋,每一名领取人都对应一个编号。“这就相当于垃圾袋的‘身份证’,谁家没分好,一查便知。”高在文说。
  “自从用了‘有名字’的垃圾袋,村民扔垃圾之前,总要多动动脑筋,把垃圾装进分类的垃圾袋,扔进对应的垃圾桶。”高在兴说。

培育文明乡风 探索发展路径
  在村活动室,不少爱好书画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品茗作画,其中优秀的书画作品被装裱起来,挂在白墙上,可供游人参观。童学宁介绍,近年来,高岗村积极开展义务清洁、志愿服务等乡村文明行动,组建了书画、舞蹈、健身操等兴趣爱好小组,持续培育文明乡风。
  9月10日,雅安市名山区瓦岗农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高岗村党支部书记王英说:“高岗村地处茶乡,我们将引进先进的茶园管理技术和设备,提升茶叶的品质、产量和产值,以及干茶加工生产能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端民宿项目,完善休闲观光设施,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径。”
  高岗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块金字招牌,吸引着外界的关注。”童雪宁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高岗村又迎来一个契机,四川省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学院落户高岗村。该学院是我国首家以合作社理事长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机构,致力于发展成为全国高素质农业经营人才培养基地,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基地,农业发展综合性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童学宁透露,“目前,学院正在进行内部服务设施的安装调试,近日将投入运转。”
  “学院来了,乡村便有了人文气息,层次自然就提高了。”王英说,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将目光锁定高岗村,要出资将高岗村打造成数字化村庄。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