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 大产业 龙头带 村民富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朱雨琪)大河苗族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兴文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着力在产业发展方面下功夫,认真落实县委“四大基地”建设要求,全面开展稻鱼稻虾基地建设工作。
近年来,大河苗族乡聚焦产业发展,依托土壤、水质、气候等优势条件,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带路子、村资公司建链子、规模种植成林子、门前池塘养虾子、百姓兜里有票子”的新路径。在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大河苗族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四川省兴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十美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投资1000余万元,在落白亮村、大河村、金鹅池村等建设稻虾基地1500余亩,预计2020年底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年产量达110万斤,实现效益34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在家闲置劳动力100余人,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等增加收入1500元。
大河苗族乡稻虾基地在确保不破坏耕作层、不破坏稻田原有四界的前提下通过加固田埂、错峰种养等方式,推进粮经组合模式,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目前,大河苗族乡已建成落白亮村700亩稻虾基地1个,大河村、金鹅池村在建500亩稻虾基地2个。在此基础上,大河苗族乡将继续壮大稻虾基地,2021年计划在金鹅池村、大河村再建1000亩稻虾基地2个,建成后全乡稻虾基地面积达4000亩,年产小龙虾300万斤,实现经济效益9000万元。
下一步,大河苗族乡还将围绕稻虾产业,构建小龙虾育苗、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重点策划“吃、喝、玩、乐”的特色亮点,打造小龙虾垂钓基地、休闲农庄、乡村民宿等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休闲乡村、观光农业一体的兴叙后花园,形成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的延伸发展,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