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文 林藩容 文/图)眼下正值红苕收获季节。10月11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方山村63岁的村民朱光团柑橘地头看到,往年都是长草的柑橘地,全是被郁郁葱葱葱的红苕藤覆盖,朱光团正在地头小心翼翼地忙着挖红苕。朱光团喜不自禁地告诉笔者说:“别小看我的这些红苕,它与一般红苕不同,名叫‘西瓜红’,全是订单种植的,每公斤与村集体公司签约的订单价都是2元,虽然是在柑橘地套种,但亩产量至少要挖1500公斤,要实现收入3000元,而且还阻止了杂草的生长,真的一举两得。”
朱光团柑橘地头套种的红苕个头大
5年前,方山村两委干部针对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导致土地撂荒增多的实际,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采取村集体补贴的方式,引导村民发展优质柑橘。目前,全村已连片发展优质柑橘600多亩。63岁的朱光团积极响应,主动将自家的土地和改造后的残次林地全部发展成柑橘,面积达到了15亩。如今,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朱光团的柑橘已经进入了盛产期。
地头种上柑橘了,因其管理有季节性,柑橘地头的杂草也开始疯长起来。前两年,朱光团一有空就扛起锄头钻进柑橘除草,且每隔一个月,就要除一次。“如果时间长不及时铲除,疯长的野草就会高过柑橘树,直接影响柑橘的生长。”朱光团说。
由此,今年,方山村集体公司为了让村民增加柑橘园的收入,与一家红苕粉加工企业达成了代收红苕的协议。于是,村集体公司就号召农民利用柑橘园闲置地种植“订单红苕”,达到既控制野草生长又增收的目的,朱光团就将自己的13亩柑橘地全部种植全部种上了“西瓜红”优质红苕。
红苕种植后,朱光团严格管理,适时浇水、施肥、中耕,为了增大红苕个头,增加亩产量,红苕藤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朱光团及时为其摘心,促使茎蔓变短变粗、以增加分枝来结红苕。特别时进入8月后,此时红苕进入膨大期,因雨水较少且气温高,为防止干旱影响薯块膨大。朱光团每隔10天就及时为红苕浇粪清水,既防止茎叶早衰,又加速薯块膨大。“虽然辛苦,但每亩红苕可增产10%以上。”朱光团介绍说。
由于管理到位,今年,朱光团的13亩红苕从已采挖的收成来看,亩产1500公斤已成定局。按他与村集体公司签订的2元/公斤计,他的13亩柑橘园就可实现红苕收入近4万元,还节约了至少3000元的人工除草的劳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