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绵阳对口帮扶壤塘 不拿自己当“外人”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0-13

记者 祖明远)10月10日上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尕多乡原切洛玛村,村民王休杰正和几个村民一起采摘香葱,不远处一辆挂着外地车牌的大货车正在装货。“高原蔬菜品质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王休杰说。
  近年来,绵阳对口帮扶壤塘工作队引进高原蔬菜种植技术,发展起特色种植、休闲观光的现代高原农业,每年能带动全村人均增收超过1200元,推动该村脱贫摘帽。
  自2012年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绵阳在壤塘共规划实施两轮援建项目34个、年度项目114个,涵盖产业、医疗、教育等领域。2019年,壤塘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91元,分别是2012年的2.18倍、2.8倍,全县脱贫摘帽,群众满意度达99.96%。


image.png

资料图片:壤塘县绵壤农旅基地,村民在播种蔬菜。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 摄

援建帮扶“一盘棋”
  不久前,一场特别的招聘会在壤塘举行。现场成功达成用工意向登记80人。随后,其中20多名壤塘青年登上免费大巴车来到绵阳,接受为期10天的摩托车维修技能培训。这场“拎包就走”的培训,背后是绵阳市人社局的牵线协调。
  在开展对口帮扶壤塘工作中,绵阳一直坚持“一盘棋”的思路,各援建单位当“主人”不当“客人”,各展所能。结合实际,壤塘县和绵阳市游仙区以及部门、乡镇、村、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等39个单位结成帮扶对子,乡镇、学校实现全覆盖结对。
  为凝聚力量,绵阳市对口帮扶壤塘县前线工作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综合、项目、宣传、团队建设四个工作组。根据86名对口帮扶干部的工作背景和特长,建立教育、医卫、乡村、经济、党政五个工作分队,强化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以“主人翁”的劲头推动对口帮扶工作。

注入发展“催化剂”
  原切洛玛村的高原香葱基地,本来是一片土豆田,过去种植传统作物,收益不高。
  在考察了当地气候、土壤等情况后,对口帮扶干部找到了绵阳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入资金和技术,结合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点,量身定制了高原香葱等一批特色蔬菜。
  现在当地已经建立起了一批蔬菜大棚,摆脱了看天吃饭的限制,高原蔬菜已打响品牌,进入绵阳、成都等地的超市渠道。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当地带来60多万元的收入。
  壤塘文旅资源独具特色,绵阳已投入5300多万元援建资金,重点援建州级文化产业园、棒托石刻公园等文旅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连续在绵阳、浙江温州等地举行“壤塘文化周”活动,推动壤塘特色文旅资源走出去。
  借助绵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势资源,2017年至2019年,有12名绵阳医疗卫生骨干挂任壤塘乡镇卫生院院长。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壤塘教师可共享绵阳教育云平台50多万册电子图书、2万多集学术视频、500多万道试题资源、超过150万份教育教学文档、400余种同步更新的电子期刊等教育资源。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