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基志玛 记者 杨琦)“客车直接开到村头,价格还便宜,去县上买点东西,说走就走。现在村与村、村与县都通上了客车,去哪都方便!”近日,甘孜县斯俄乡村民灯拥提起客车通到村时,赞不绝口。
建制村百分百通客车是交通运输脱贫攻坚的兜底性任务,是党中央向广大农村群众的庄严承诺。近年来,甘孜州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建制村通客车工作专项督导工作组,逐县逐乡逐村开展督导,针对“建制村通客车”任务推进缓慢的县(市),采取“发点球”的方式重点督促指导,切实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道孚县建制村通客车启动仪式一字排开的乡村客运车
今年6月24日上午,在道孚县建制村通客车启动仪式上,车身印有藏民居艺术之都字样的51辆乡村客运车一字排开,标志着该县158个行政村实现公共客运“全覆盖”。
据悉,51辆乡村客运车中有10辆城乡公交覆盖36个建制村、12辆县乡班线客车覆盖57个建制村;同时,对部分离交通主干道超过2公里的65个偏远建制村,在村委会明显位置公示预约联系方式、公示服务、监督电话等信息,用车群众通过电话预约车辆,29辆乡村客运车辆经营者15分钟内便到达指定地点提供道路运输服务。
“以前走亲戚、串门、购物都只能依靠摩托车,遇到下雪天安全隐患大,现在有了预约响应式客运服务,一个电话就在家门口来接,出门卖酥油酸奶等土特产品更方便了!”道孚县银恩乡呷郎村村民多吉扎西说。
由于甘孜州地广人稀,境内有高山峡谷,结合区域实际,甘孜州分类施策,合理布局农村客运线路,通过“县际客运线路覆盖辐射一批、城乡公交线路延伸解决一批、农村客运线路新增完成一批、应答预约客运服务满足一批”等多种方式,灵活采取通班车、公交车或者提供预约定制服务等多种方式,采取定班定线、区域经营、循环运行、学生班、周末班、电话预约等经营模式,提高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行效率,经营效益。
今年6月底,甘孜州325个乡镇已全部通客车;2736个建制村中已通客车2726个(不具备通客车条件的建制村286个已通客车276个);全州通过开行农村客运线路覆盖1225个建制村、公交解决415个建制村、预约响应服务辐射1086个建制村,具备通客车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为切实抓好“村村通”工作,杜绝“数字通车”“虚假通车”“通返不通”问题,甘孜州严格对标“五有”(有电话、有标识、有人员、有制度、有台账)标准,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数字造假。建立健全“一公示、两台账,三档案”,即:建立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台账、农村客运线路许可台账,健全完善驾驶员档案、车辆档案和经营许可档案,做到“静态可查”。同时,确保所有农村客运车辆装有卫星定位装置,利用“农村客运可视化监管系统”对通行情况进行核查,做到“动态可视”。
“过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如今是‘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感谢党的好政策!”坐上农村客运车辆的新龙县如龙镇群众尼马如实地说。
截至2019年末,甘孜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约2.9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均达100%。路通了、车通了,农牧区交通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创新探索乡村客运发展模式,促进客货运输深度融合,实现乡村客运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乡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甘孜州公路运输管理处客货运输管理科长夏雪雁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