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崔前东 费定才)邹泽权的家位于沐川县底堡乡花园村,远远望去,一幢砖木结构的房子座落于茂林之中。大门上方是横批“奋发图强”,大门两侧墙面上是他亲手写的对联——“脱贫不忘共产党 致富感谢帮扶人”,红底黑字,不算工整,词也不押韵,但却是邹泽权最真实的心声。
书写对联中的邹泽权
沿着一条机耕道走进邹泽权家,四周绿树环绕,一幢蓝色琉璃瓦屋顶,黄色瓷砖墙面的砖瓦房映入眼帘,院坝不宽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来到厨房打开水龙门,清澈的山泉水喷薄而出,厨房里有整洁的橱柜,贴有瓷砖的灶台和案板,在卫生间还安装了马桶,家里还安装了户户通。“我48岁了,穷了大半辈子,苦了大半辈子,多亏了党和政府,我才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说起现在的生活,邹泽权面带微笑,道出了这副对联的来龙去脉。
邹泽权是土生土长的花园村人,患有听力残疾和疝气,与妻子离异后,他就时常一个人在家,膝下还有两个读书的子女。2014年一场手术让他丧失了重体力劳动的能力,日子越过越艰难,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手术之前还能打打零工,手术之后生活举步维艰,两个子女要上学,生活的重压让邹泽权抬不起头。
在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的走访中,邹泽权一家的困难记录在了解决事项中。帮扶干部提交申请,为邹泽权申请了旧房改造补贴1.5万元,而后改厨、改厕、换瓦、贴砖等项目迅速完工。就这样,在大家齐心协力帮助下,邹泽权的旧房焕然一新。他特意挂上了红色的灯笼,因为这颜色喜庆,寓意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果然,旧房改造后,好事一桩接一桩地来。继一家被纳入低保后,邹泽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走上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村里的保洁工作,每月可领300元补贴,邹泽权办理了残疾证,享受每月90元的残疾对象生活补贴,两个子女读书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其母亲在世时还享受了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2017年他们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大女儿邹瑜欣以568分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上学之前申请了8000元的助学贷款。邹泽权一个人在家,日子轻闲而自在,每天他都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帮扶干部何田经常去看望邹泽权,她说:“邹泽权不光生活环境改变了,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一开口说话总是笑嘻嘻的。”
邹泽权手拿对联感谢党
这一切的变化,用邹泽权的话说,都是因为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邹泽权说,现在县乡村干部经常来他家,帮扶干部隔三岔五还给他送去生活物资,让他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
为啥要写这副对联?邹泽权脱口而出:“各级领导干部来帮助我,让我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好生活,他们怎么帮我,我就怎么写,不仅要写下来,还要时时刻刻记在心里,我现在没那能力,但我要教育我的儿女,叫他们好好学习,获得真本事,干出一番事业,将来回馈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言语之中,邹泽权透露出对生活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