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 记者 刘付诗晨)“这2000亩李子产业园,也有我家的10亩呢!今年一共卖了3万元左右。多亏听了师书记的话。”8月14日,沐川县高笋乡安坪村贫困户许前堂指着眼前一大片翠绿的李子树说。
许前堂口中的“师书记”,正是高笋乡党委书记、乐山市司法局原派驻安坪村的第一书记师玉容。因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下了一番“绣花功夫”,所以她被村民称为“绣花书记”。
李子丰收
2015年7月,师玉容来到安坪村任第一书记。当时,该村是沐川县的后进村,基础设施差,没有主导产业,生产模式单一,村民收入微薄。
走村访户了三个月后,师玉容得出结论:要脱贫,得靠产业引领。
师玉容邀请农业专家出谋划策,准备在村里种植茵红李。
如何发动村民种?师玉容在坝坝会上,掰着手指头给村民算账:按每亩产1000公斤、每公斤3元来算,一亩地李子收益能有3000元左右!只要愿意种,村里给贫困户免费发种苗。但是,许前堂当场提出顾虑,“种李子要三年才能投产见效益。这3年可咋办?”
为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安坪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林下套种小米椒;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由贫困户代养生态猪,企业再按市场价进行回收……这样一来,村民不仅有了长效收益,还有了种小米椒、养猪的短效收益。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安坪村茵红李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安坪村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