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川药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2019-2022年)》出炉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9-14

    川药目标:综合实力全国前五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为擦亮“川药”金字招牌,加快我省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中医药产业强省转变,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川药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达800万亩,综合产值1200亿元以上,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五位。

image.png

通江县杜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

  作为我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685万亩(含三木药材),农业产值276亿元,综合产值733.08亿元。在布局上,形成了四川盆地药材生产区、盆地边缘山地药材生产区、川西高原及川西高山峡谷药材生产区和攀西地区药材生产区等四大药材生产集中区。同时,彭州川芎、三台麦冬、中江丹参、松潘贝母、苍溪川明参等川产道地药材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其中道地药材川芎、麦冬、泽泻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80%。
  但是,我省中药材产业仍存在科研投入较少,研究力量相对分散、薄弱,缺乏协作攻关平台;规范化、标准化药材基地少;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等问题。
  对此,《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中药材生产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组建省级中药材创新团队1个,中药材技术协同推广团队1个,重点推广一批中药材品种,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示范推广野生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广品种1-2个。在基地建设上,要培育一批中药材产业重点县,新建、改造规范化基地50万亩,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增一批按照GAP标准进行建设的基地,辐射面积达100万亩。推进现代农业(中药材)园区建设和中药材标准生产和生态种植,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在提升产业化水平上,要在重点县建设产地初加工基地,提高产地初加工水平,依托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着力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中药企业1个,超50亿元的1-2个,超10亿元的3-5个。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订单面积达到70%以上。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主要在几个方面推动。首先是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确保中药材品种基原准确,保障野生资源永续利用和药材优质生产。其次是抓现代农业园区和标准化基地建设,以现代中药材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提高中药材基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提升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能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最后要抓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药食同源和‘中草药+’的开发利用,推进‘川药’与‘川菜’‘川酒’‘川茶’融合,推进‘川药’与乡村旅游、养生保健、药材科普、中医养生、中医文化宣传融合。”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