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手里有了订单,贫困户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升。订单一签订,提前解决了蔬菜的销路问题,我们村贫困户增收更有希望了。”9月2日,在遂宁市安居区中兴镇响滩子村,该村党总支书记郑桂林信心满满地说。
金秋时节,响滩子村的2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与此同时,即将轮种的青菜头也已经开始育苗。“在村‘两委’的帮助和协调下,青菜头还没长出来,我就已经和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根本不用担心菜的销售问题。”贫困户谭明全高兴地说。
资料图片
“以前,我们村里的村民是看人种啥就种啥,很多人因为担心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而不敢大力发展产业。”郑桂林告诉记者,响滩子村为了进一步巩固本村脱贫攻坚成效,大力流转撂荒地,探索产业发展新渠道,决定创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即村“两委”与农业公司签订协议,农业公司以“订单收购”模式提供培育壮苗、适时移栽、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及种子,鼓励农户发展特定种植业,并同步用固定价格对该村种植户产品进行全面收购,彻底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青菜头的生长周期最快只需三个月。2019年4月,经过村“两委”多方研究协调,响滩子村决定选取青菜头这一种“短平快”、经济效益显著的种植物作为该项订单农业品种,村集体经济承包300亩土地进行种植,同时带动周边40多户贫困户和70多户非贫困户共同参与种植,共计发展500亩青菜头产业。
目前,已完成青菜头产业前期土地平整等相关工作,将在近期完成全面播种。该产业带动附近群众通过在家附近产业务工,以及自己跟种统一收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收,预计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