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沐川:家门口“掘金”脱贫户变身养猪“达人”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9-03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崔前东)从繁华城市到广阔农村,从工厂车间到自然山水,不仅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外出打工族也渐渐回归到山水田园生活,回到农村创业,开启现代农业之路。沐川县高笋乡龙河村脱贫户王勇就是其中一位。

每天一大早,龙河村脱贫户王勇一家人就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调拌饲料、清理猪圈、按时饮水喂食……生产忙碌充实、生活井井有条。虽然每天都很繁忙,但他与妻子从不觉得累,而是充满着生活的朝气与干劲。看着40多头摇头摆尾的猪,夫妻俩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image.png

王勇夫妇采摘猕猴桃

跟村里的青壮年一样,王勇也曾选择外出务工,先后在雅安、达州等地从事隧道作业,辗转多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吃苦耐劳,勤奋踏实,深得老板的赏识。2016年,工地上的一场意外,王勇脊椎受损,从此落下了残疾。躺在病床上半年多,王勇始终愁眉苦脸,笼罩在他身上的阴云是接下来的生计问题和子女读书问题。

回到老家,一家人还要吃饭,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时光像流水一天天淌走,有一天,王勇在与村民的闲聊中,了解到不少农民工返乡搞起种植、养殖事业,养牛、养鸡、养猪、种茶种果,一年下来收入不菲,还带动了乡邻致富。王勇陷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农村人都养过猪,多少懂点养殖知识,自家还有那么宽的土地,别人能干,自己也可以,为何不尝试一下呢?

在咨询了帮扶干部高朝容后,高朝容告诉他,不懂技术可以学,现在正是脱贫攻坚时期,各乡镇都在大力支持群众发展产业,发展产业有政策补助,不懂的可以请教专家,我是你的帮扶干部,也是一名农技人员,可以为你提供技术支撑。

高朝容一席话让王勇坚定了想法,他决定搭上脱贫攻坚这趟助力农村发展的快车,过上幸福美丽新生活。养猪前景好,在家就能打理,自己对繁育技术也有些了解,他决定马上把猪养起来。

image.png

王勇夫妇正在看养猪方面的书籍

扩建猪舍、新建沼气池……2017年,一切准备就绪后,王勇从周边村子里购买了10头仔猪开始饲养,享受了产业补助8000元,信心满满地开启了创业之路。王勇一边慢慢摸索,一边向同行学习请教,还买来一大摞养猪的专业书籍仔细研究,在不断地学习与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猪经验。通过王勇的不懈努力,他喂养的生猪长势良好,当年喂养的10头猪全部出栏,实现收入2万多元,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

光靠养猪还不够,还得多条腿“走路”。为了充分发挥土地效益,王勇又对自家的荒山进行开发并流转了23亩土地,先后栽种了茶叶、柑橘、藤椒、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猪粪经过发酵后变成农家肥,通过“猪-沼-果”生态种养循环路子,有效解决了猪粪面源污染问题,也实现了低产荒丘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增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王勇一家在2017年彻底甩掉了“穷帽子”。

在猪场摸爬的这几年,王勇对养猪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要越养越多,关键是步子要稳。从2018年开始,他将目光放在了母猪养殖上,他认为养殖母猪风险相对低一些,养殖时间短、见效快,对于家庭养殖户来说更保险。

“这两年行情好,今年母猪、商品猪、小猪共有40多头,目前已经卖了10万元,加之藤椒、猕猴桃等,今年可实现收入20多万元。”王勇介绍,养猪这些年,他也学会了根据市场供需来决定养猪数量,所养的猪都是自家母猪产的,这为他省下了购买仔猪的费用。

image.png

王勇正在打包猕猴桃

致富不忘众乡亲,王勇的养殖事业成功后,他从技术、资金、销售、信息等方面帮助和带动本村村民一起走上了养猪致富路。作为脱贫户,王勇一家自力更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了全乡脱贫户学习的典型。今年疫情期间,他主动捐款1000元,他说:“在我困难的时候,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脱了贫,现在国家有难,我也要尽一点自己的力量回报国家。

就在今年,王勇借助创业政策东风申办了家庭农场,他对自己的事业越做越有信心。“我们这儿山多,空气新鲜,水源纯净,接下来,我就想通过生态种植、养殖发展一些原生态食品,打造一家特色家庭农场,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王勇满怀希望地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