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射洪:从穷山村到“四好村”牛家祠村华丽嬗变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9-0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许敏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宽阔的水泥路蜿蜒延伸,幢幢小楼绿树环合,大棚内成片的香椿发出幽香,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初秋时节,走进射洪市官升镇牛家祠村,眼前展现的是一幅产村相融的幸福图景。
  牛家祠村2014年被列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在帮扶力量、特色产业、基础建设、治理水平等方面大做文章,为群众稳步脱贫、持续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条新路。该村2018年成功创建遂宁市“四好村”,2019年被评选为遂宁市“就业扶贫示范村”。

image.png

牛家祠村

    特色产业之“钱景”
  任从柏是牛家祠村的贫困户,这几天,他十分高兴地盼着一件事,那就是成为他家附近基地的产业工人。
  2019年底,任从柏住进了易地搬迁新房子,家里贴了地板砖,家电也一应俱全,在新家不到100米的前方,就是村里的香椿大棚基地。他家流转土地2.2亩,每年固定有土地流转金880元。
  “离家近,以后产业发展起来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不说村上的产业,我们都有股份,每年都可以分红,我们也是主人啊!”任从柏满意地说。
  任从柏发自内心的喜悦,便是特色产业惠及村民的缩影。牛家祠村在脱贫攻坚多项政策扶持下,采取“引、领、招、带”等模式,着力推动“产联式”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在村里落地,在产业发展上做出了多种探索:羊肚菌、蒲公英、葡萄种植……先后引进建鑫养殖合作社和炳明农业专业合作社两家实力业主,在牛家祠土地上建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和香椿种植两大产业基地。2019年,建立了资本联投、生产联营、经营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的“五联”产业发展模式,42户贫困户全部入股产业,业主、村集体、农户三方控股、抱团发展,建立高标准香椿大棚2000平方米,先期建立香椿种植基地100亩,计划未来3年全村发展香椿种植500亩,打造了该村未来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持续增收之“愿景”
  说起现在的生活,今年47岁的村民任红光止不住地嘴角上扬:“现在的生活,多有奔头啊!村上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固定工资300元。射洪妇联让我参加了两期的免费藤编技术培训,我又学到了技术,在家一空闲就编藤椅,随时随地都可以挣钱,收入看到涨。”
  任红光还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鼓舞下,积极发展家庭“五小产业”。今年,他新建了养鸡大棚200平方米,养鸡600余只,每天忙碌并快乐着。
  和任红光一样,村里之前大多数闲散劳动力都实现了就近就业的愿望。近年来,该村开办农民夜校100余场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场,参加镇新型农民培训50人次。同时,利用好村产业扶持基金收益,向群众发放果树苗、小家禽,鼓励发展“五小产业”,2019年贫困户家庭收入实现稳步增收。村“两委”还探索投资入股、集体实业、固定资产租赁和管理服务4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2019年完成集体经济收入34254.25元。
    提升治理之“风景”
  近日,贫困户蒲记兰喜滋滋地从村上的超市拿回些米和油,她并没有为此花钱,这些都是积分奖补兑换的物资。她因为家里“五小产业”发展得好、环境卫生做得好,在近两年的三次扶贫积分活动中,她家都获得了最高分,目前已凭积分换取了近400元的生活物资。
  近年来,该村从劳动奖补、道德奖补、教育奖补、卫生奖补四个方面对贫困户进行评比打分,并向贫困户兑现生活物资,激发贫困户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同时,该村还探索新形势下乡村治理模式,以“四好村”创建为载体,指导、督促“六联机制”“六手印记”“三治融合”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村民自治,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在村“一事一议”项目、重大项目建设、村“三资”经费管理、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和民主。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抵制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宗族派别等不良风气,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蔚然成风。
  如今的牛家祠村已经告别了昔日的贫穷,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老百姓看在眼里,说在嘴边,记在心里,乐在眉梢。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