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北川石椅村 羌风羌韵添新彩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8-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田明霞
  北川老县城外的凉风垭,一条盘山路蜿蜒而上,一幢幢古朴雄浑、特色鲜明的羌式小楼散落在山腰上,这便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
  远远望去,石椅羌寨依山而建,隐于山中,幽静而恬淡。其所在的石椅村是第二批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和10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近日,笔者来到石椅羌寨,感受神秘的羌风羌韵,以及新的发展机遇带给羌家人的新生活。

image.png

石椅羌寨大门 (杨安文 摄)

    山村灾后寻新路
  石椅羌寨原木修建的王宫式双层寨门,显得古朴雄壮。爬过99级石梯,就看见了“天赐石椅羌寨,神造火盆仙山”的对联。一位戴眼镜的长者,身着羌族服饰,头戴礼帽,正在高声吟诵,向游客讲述石椅羌寨的来历。这位长者叫母广元,年逾八旬,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羌年”的传承人。“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母广元投身羌族文化传承与抢救,先后收集、编著了《羌山情歌》《大山深处鸣羌音》《漫游羌山探石椅》等,用语言、歌声和文字,传播羌族文化,助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走入寨门,羌族姑娘为游客们披羌红,在手腕系上寓意吉祥的红丝带。石头台阶上摆着木桌,木桌上放着摆盘,里面的小酒杯斟满了香甜的米酒,游客饮一小杯,嘴里心里都甜滋滋的。寨子里,一座座羌族寨房也大量使用原木,古朴的氛围萦绕着整个石椅羌寨。小伙子、姑娘们大都穿着羌族传统服饰,衣服、裤子上都有很多精致的羌绣。游客接待中心摆起羌家风味的美食,人们喝着甜滋滋的苞谷蜂蜜酒,吃着山野菜和玉米蒸蒸饭,听着羌妹们原汁原味的祝酒歌,领略石椅羌寨有滋有味的好日子。
  据介绍,石椅羌寨坐落在北川老县城旁边的半山腰上,是“5·12”地震后北川第一个完成风貌再造的村落。灾后重建一开始,石椅村就确定了以旅游产业为发展方向。
    云上羌寨换新颜
  据悉,石椅羌寨以一张巨大的天然形成的石头椅子而得名。这里森林覆盖率95%,山上生长着红豆杉、银杏及千年古树,还生长着20多种供人们食用的野生蔬菜,清新湿润的空气,变化万千的云雾气象,被古代羌民称为“上天恩赐的石椅羌寨”。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带动下,石椅羌寨依托老县城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等,弘扬羌族文化,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按照“川西羌寨”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先后投资用于道路、饮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平坦的道路直通向石椅羌寨门口,欢迎着八方游客热热闹闹进寨门。
  游客来得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民陈军业的家是一栋200平方米的羌式楼房。走上二楼宽大的阳台,四周秀丽的美景尽收眼底。陈军业家还有两亩茶园和5亩果园,通过种植茶树、枇杷、李子等,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如今,像陈军业一样,石椅村民大都盖起了羌式小洋楼。目前,石椅村主任陈华全牵头联合5户羌民组建了一家旅游公司,村民合营农家乐,共同开发旅游项目,以进一步拉动石椅羌寨的产业发展。
    农旅结合人欢笑
  “我村里有李子700多亩,枇杷上千亩。”陈华全对笔者说,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石椅羌寨“水果之乡”的美誉。这里以盛产早、中、晚熟绿色无公害李子,品种优良的大五星枇杷,以及梨子、猕猴桃等水果而闻名,是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村民文霞一家在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她在家带娃,全靠丈夫外出打零工养活一家三口。2015年文霞又生了二胎,家庭负担更重了。在村里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下,文霞2015年开始种植枇杷,3年后枇杷挂果。文霞后来又到石椅羌寨里的旅游服务公司上班,家里面的日子就越来越好过,和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一起,去年顺利脱贫。
  听羌歌、跳羌舞、摘枇杷、吃李子,石椅村给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羌族文化的窗口以及可口的水果;另一方面,游客前来,也带动了当地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在石椅村结下硕果。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