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 (通讯员 程彦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行均受到了剧烈影响,尤其以旅游业最为严重。在新冠肺炎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前,减少远距离外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蜀中云声团队聚焦疫情现阶段人们渴望外出旅游的心理于7月18日以“制作音频宣传四川景点,助力四川旅游市场回暖”为主题开展了为期17天的暑期三下乡线上实践活动。
深挖内涵创新路,独辟蹊径展风采
在来自不同班级的十二名同学成功组队后,团队面临了新的困难。原先选择的三下乡实践方案属于线下,不符合学院规定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标准。经过两次激烈的会议团队成员将目光聚焦于专业特色与疫情相结合方面,最终选择了以制作音频宣传四川景点,助力旅游市场回暖的线上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多次会议探讨出本次音频宣传的四大景点,分别是洛带古镇、色达五明佛学院、泸沽湖、賨人谷。打造了一条别样的川内民风民俗游。与此同时制作问卷调查了解了大众对于旅游类音频的建议与意见。共收获问卷两百余份,有效问卷达百分之八十以上。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团队基本奠定了音频与文案的总体风格。
部分团队成员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老师、翻阅书籍等完成了文案的创作,从初稿到最终成型经过了多次修改与尝试,最后达成了文案与主播风格相配合的良好效果。同时也赋予了每一个景点其独特的“气质”。充满人间烟火味儿的洛带古镇;置生死于度外的静谧的色达;神秘有着迷人景色的泸沽湖;充斥着远古传说与賨人旧事的賨人谷。每一段音频都试图带给听众一段难忘的旅程。在播音组或磁性、或优雅的声音中文案渐渐被赋予灵魂,最终播出音频经过后期的精心打磨,获得了不少好评。截止目前,微信第三期推文浏览量为184人次,喜马拉雅第一期播放量达到了227人次,同时喜马拉雅蜀中云声电台位列旅游新品榜58名。
家乡代言立榜样,结合专业展新风
在音频制作制作过程中,团队的另一小分队也在紧锣密鼓的行动着。伴随着第一期音频在喜马拉雅与微信公众平台上播出,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期开展的“我是家乡小小代言人”的活动吸引了数十名学生参与其中。来自乐山的参与者介绍了在三江汇流处屹立不倒的乐山大佛,将大佛的历史缓缓道来;来自阆中的参与者则将阆中古城的华光楼比做迟暮的美人,细细描绘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中不乏有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她们稍显稚嫩的讲解中流露的不仅有对家乡美景的自豪,更有对中国文化的坚定自信。团队成员也运用自己专业所学,对参与者的讲解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用这种方式介绍家乡,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活动后期,通过对收听音频者的随机采访,团队成员获益良多。一位身份是老师的听众表示,这种音频形式十分新颖,足以看出团队成员的用心良苦。并且鼓励团队成员继续努力,创作更好、更优质的音频,为四川旅游宣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位生活在四川的大二学生则感慨,虽然自己身在成都,但对音频提到的景点依然不是很了解。他认为这种音频宣传的方式让他更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甚至想重游音频提到的景点。
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既结合了专业特色,也宣传了四川的旅游景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成员的专业技能。并且也学习、强化了如文案撰写、播音剪辑、新媒体制作与运营等技能。活动开展期间,在将四川大好河山进行音频创作时,团队成员也深深为其独有的文化底蕴与美丽景色而折服,从而坚定了学好专业课的信念。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互帮互助,提高了彼此之间的默契与配合程度,也深深践行了“实践才是硬道理”的三下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