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安岳县平顶山村修好致富路,建起大舞台——欢歌笑语飞出柠檬园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8-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安岳县云峰乡平顶山村短短两三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条条农户房前屋后延伸向柠檬园的小板路(园区作业道)取代了过去的烂泥路,村民采摘柠檬再也不用肩挑背磨了;新建不久的文化大舞台,成为村民载歌载舞、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去年整村脱贫的平顶山村的村民们,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image.png

园区建好了小路。

    有了小板路采摘柠檬方便了
  7月24日下午,记者在平顶山村看到,一条条硬化的小板路在一个个柠檬园纵横交错,这些宽度达0.7米的小板路足够通过运输柠檬和农资的鸡公车、三轮车、摩托车。
  此时,果园深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没有修小板路之前,我们的柠檬园都是烂泥巴路,采摘柠檬全靠肩背磨,当时一天累死累活才担两挑出来,好费体力哦!”正在果园劳作的82岁老农唐朝禄乐呵呵地说,“现在有了小板路,我采摘柠檬都不用背篼了,直接推着三轮车就可以把柠檬运出去了!”
  平顶山村有村民散种的约 980 亩柠檬,年产柠檬240 多万斤。然而,过去园区没有硬化的作业道,给柠檬生产和采收带来诸多不便。
  如何为村民“强基础、兴产业、谋幸福”?平顶山村第一书记李茂坤介绍,在2017年9月、2019年10月,该村在国家项目资金补助70%、群众自筹(包括投工投劳)的前提下,共利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10 万元,选择在远离村道的柠檬园修建了10.7公里的小板路,方便村民到柠檬园从事生产和采收柠檬。
  “刚开始,我们还专门做了1公里的示范路出来,大家看到了效果之后,都积极地投工投劳了。”平顶山村村支书王文斌说,“小板路节省了劳力、方便了作业,1斤柠檬至少节约0.1元成本,一年可为全村农户节约24万元的采摘成本。”
  李茂坤表示:“现在,我们柠檬园的小板路主要分布在平坝和一台土地区。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小板路修建到坡地上的柠檬园!”
    有了大舞台文化生活丰富了
  过去,平顶山村村民文化生活匮乏,主要是缺乏像样的阵地和设施。如今已今非昔比,因为村里新建起了文化大舞台,并且成立了文艺队。
  7月24日,平顶山村的文化大舞台上锣鼓喧天,村文艺队的队员们正在精心排练文艺节目。李茂坤介绍说,在帮扶单位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项目资金支持下,2017年8月以来,村里新修了文化舞台、完善了文化设施、组建了一支15人组成的文艺队,文艺队除了编排歌舞,还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创作编排了部分文艺作品,并在重大节假日为村民呈现一台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金色太阳照大地,红红彩霞映山冈,安岳一片新气象,柠檬园里丰收忙……”当天,文艺队负责人王明素站上文化大舞台,手拿一副快板,即兴来了一段她最新创作的节目。正在组织村民排练的王明素说:“我今年67岁了,是一名老党员,又爱好文艺。今年以来,我看到脱贫攻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就有了灵感,创作了三句半《农村致富变了样》、花鼓词《精准扶贫换新貌》等。今后,我将带着文艺队,宣传脱贫攻坚的成果和村民生产生活的美好变化。”
  据了解,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平顶山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实现了有场地、有队伍、有器材、有活动的“四有”,还扩建了1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军鼓、腰鼓、洋鼓、锣、镲、扇、表演服等文艺器材。
  李茂坤介绍,借助这些良好的文化软硬件设施,村“两委”每逢元旦、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均会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明显增强,参与度越来越高。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