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长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8-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熊章瑞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捕虾网内,无数小龙虾翻腾跳动,生机勃勃,周边游客正悠闲地拿着钓竿垂钓……这是长宁县铜锣镇李子河村特有的景象,也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如何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一直是我们村‘两委’思考的问题。”8月3日,李子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卢晓军告诉笔者,该村由原高潮村、大坝村、中联村合并而成,整个村因地理环境、地形面貌等原因不适宜发展工业,原建制的大坝村拥有优质的水源环境,特别适合养殖小龙虾,并且养殖成本也比较低,于是决定由村干部带领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借鉴一些宝贵的经验。

image.png

龙虾丰产

  为大力推广小龙虾养殖,村“两委”决定引进懂行的大学生,搭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平台,通过校地合作、新技术推广等模式开展养殖。自主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周先华,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三次养殖试验,成功掌握了生态稻虾养殖技术,2018年成立虾业养殖合作社,开始规模化养殖。随后,周先华又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养殖面积200亩,实现了年产龙虾7万余斤,年产值140余万元,年利润70余万元,带动5个农户一同发展。
  而在李子河村的另一边,800余亩的李子林已全面挂果,一颗颗饱满的李子果挂在纤细的树枝上,十分惹人喜爱。村民胡进金说,现在再也不用将水果挑到15公里外的县城去卖了,顾客们都在电商平台上下单购买,而游客如果来现场采摘,果农只需要在一旁称秤收钱就行。
  2015年,在时任高潮村党支部书记、返乡创业农民工卢晓军的带领下,当地群众共同发展茵红李产业,现在年产量已达到600吨,年产值约240万元,年利润约100万元。
  虽然茵红李的丰收给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随着市场上茵红李逐渐饱和,如何扩展新的市场又成了村“两委”重新思考的问题。在原有茵红李的基础上,他们又尝试种植了一些新品种,如蜂蜜李、特大茵红李等,希望通过品果节、赏花节等主题活动,提升当地名气,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我们将继续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好李子种植、小龙虾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卢晓军表示,将依托全村生态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健全村级纪检监督体系,做好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